提起劉斐,大家都知道他是民國“三個半軍事家”中的那“半個”,另外三個是蔣百里、楊傑和白崇禧。

劉斐曾是白崇禧的首席智囊,擔任過國民政府軍令部次長、參謀次長,是陳誠的左膀右臂,但是,他跟我黨的關係也非常密切。

抗戰勝利後,老蔣邀請主席赴重慶談判,主席爲了國家大計,雖然知道這是老蔣的鴻門宴,但也慨然赴約。

到達重慶後,雖然表面看起來欣欣向榮,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主席等人的安危,也讓大家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劉斐久聞主席的大名,此時見主席竟有如此彌天大勇,不禁爲之折服,親自與周公、王若飛等人一起做了很多保衛工作。

在重慶,主席經常會見當地社會名流,如此頻繁的活動,爲保衛工作增添了不少難度,劉斐將軍也愈發重視,小心謹慎,從主席出門、會客到用餐、就寢,他都挑選了可靠的人,擔任保衛工作,確保主席的安全。

在重慶期間,主席雖然沒有跟劉斐見面,但對他所做的保衛工作記憶深刻,周公事後也對劉斐非常感激,說:“要不是有你的幫忙,我真是急得連覺都睡不着!”

1949年初,主席接見劉斐將軍,兩人第一次見面時,主席問:“你是湖南人吧?”

劉斐回答說:“我是湖南醴陵縣人,和主席家鄉離得很近。”

主席高興地說:“啊,我們是真正的老鄉,古人云: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劉斐本來心中還有點忐忑,聽到主席親切的話語後,緊張的神情一下就放鬆了。

在會談中,主席與他真誠相待,推心置腹,但是劉斐心中仍然存在顧慮,怕我黨以後會排擠其他黨派。兩人喫飯時,談起業餘愛好,劉斐便問道:“主席愛打麻將嗎?”

主席隨口應道:“曉得些,曉得些。”劉斐又追問了一句:“主席愛打清一色呢?還是喜歡打花花?”

主席立即意識到劉斐的用意,笑着說:“我不喜歡打清一色,清一色打不好,打不成,我倒是喜歡打小和,打平和,不管怎樣的牌,我總是想早點和,只要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

主席一語雙關的回答,寓意深刻,劉斐聽完後,打消了心中的顧慮,於是暗下決心,選擇了與我黨合作的道路。

建國後,劉斐將軍被任命爲中南軍政委員會水利部長,主持相關水利工作。

當時,主席讓他與負責中南軍政委員會具體工作的鄧子恢見面,指着鄧子恢說:“他叫鄧子恢,是個老實人,現在是他組閣,請你去當他的閣員哩!”

劉斐說:“我是水利工作的門外漢,恐怕勝任不了這份工作。”主席鼓勵他說:“不懂就學嘛,有問題就去向羣衆請教,要邊學邊幹,哪有天生的內行呀?”

主席的話,打消了劉斐心中的顧慮,欣然前往武漢上任。

之後,劉斐經常到長江和漢江各地區調查研究有關水利工程建設的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羣衆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劉斐終於完成了總理交給他的任務——繪就了華中地區水利工程建設的詳細規劃。

從國民政府的參謀次長到新中國的水利部長,劉斐將軍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實現了他小時候“爲天下百姓謀福利”的宏願。

1983年4月8日,劉斐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屈武評價他說:

“他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每一次人民爭取解放之重要歷史時刻,都表現了他忠於祖國的有遠見卓識的英雄膽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