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7日是第16個“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精準測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長壽。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3億餘人,高血壓被稱爲危害我國居民健康和生命的“無聲殺手”。

01

什麼是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又稱原發性高血壓,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長期精神緊張、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飲食中含鹽量高和大量吸菸者發病率高。臨牀上以頭暈頭痛、耳鳴健忘、失眠多夢、血壓升高等爲基本特徵。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腦、腎等器質性損害。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mmHg爲高血壓。需要強調的是,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三次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才能確診爲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

02

高血壓有哪些危害?

1.腦血管意外。高血壓患者腦動脈硬化,若由於情緒激動等原因使血壓急驟升高,可引起腦出血,此時,病人立即昏迷,傾跌於地,俗稱中風。腦出血病勢兇猛,致死致殘率極度高。

2.冠心病。血壓高,心臟負擔大,心肌耗氧隨之增加,且冠狀動脈易發生粥樣硬化,此時心肌供氧減少,就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3.高血壓性心臟病。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心臟負擔增加,左心就會代償性肥厚,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的代償是有限度的,一旦失代償,就會導致心力衰竭。

4.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壓與腎臟損害可相互影響,一方面高血壓引起腎臟損害,另一方面腎臟損害加重高血壓病,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腎功能不斷惡化,最終可出現尿毒症。

03

爲什麼要測量血壓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和血液循環保持正常,能給各組織器官提供足夠的血量,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血壓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各組織血液供應情況,造成嚴重後果,血壓消失更是死亡的前兆。

其次,血壓的穩定對很多臟器,如心、腦、腎臟等都很重要,常見的腦出血等,就與高血壓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規律監測血壓對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04

血壓測量的注意事項

1.測壓應安靜休息15-30分鐘,排空膀胱,不在飲酒、喝茶或咖啡以及抽菸後測量血壓。在周圍環境安靜,溫度適當的環境中進行測量,避免被測量者出現緊張、勞累、焦慮以及疼痛等主觀感受。

2.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壓計,氣壓表式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亦常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應能覆蓋上臂長度的2/3,同時袖帶長度需達上臂周徑的2/3。如果袖帶太窄則測得的血壓值偏高,袖帶太長則測得的血壓值偏低。

3.臨牀數據表明,70%以上的人有兩個血壓的高峯和低谷,清晨6-8點爲第一個血壓高峯;中午12點至下午1點爲第一個低谷;下午4-6點爲第二個高峯;凌晨1-2點爲全天最低點,也就是第二個低谷。因此測量血壓的時間也比較講究,最好每天在血壓較高的時候進行測量,一般是早晨起來休息一下就進行測量。

4.在測量血壓時充氣壓迫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容易引起全身血管出血反射性收縮而使血壓升高,測量結果不準確。放氣時注意一定要緩慢,在聽到搏動音消失後應當繼續聽2.7千帕(20毫米汞柱),以肯定聲音完全消失。1次測量後應將氣囊完全放空,安靜2分鐘後再次測量。

05

如何預防高血壓病?

1.減少食鹽攝入量:每天攝入鹽量應少於5克,大約每天爲小湯匙的半匙。

2.合理膳食:飲食應限制脂肪攝入,少喫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糕點、甜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魚、蘑菇、低脂奶製品等。

3.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法是適度節制飲食,減少每天攝入的總熱量;增加體力活動,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

4.戒菸限酒:菸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並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5.體育活動: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每次活動一般以30~60分鐘爲宜,強度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6.注意心理、社會因素:高血壓病患者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