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闽南侨乡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种集传统红砖白墙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特色于一体的洋楼,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因设计师想法各异,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工艺价值高,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

位于漳州台商区的曾氏“番仔楼”。 (张志坚 摄)

一座“番仔楼”,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海上丝绸史。

在闽南侨乡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种集传统红砖白墙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特色于一体的洋楼,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是家乡人对漂洋过海到南洋生活的华侨的称谓,语气中隐含羡慕和妒忌双重意味。

每一幢“番仔楼”都承载着一位母亲对漂洋过海儿子的牵挂,一个妻子对在异国他乡丈夫的守望,一个孩子对父亲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是一个离乡海外侨胞思乡念祖、与家乡亲族血缘关系的时代纽带,见证了一辈“过番”人谋生创业的辛酸历程。

这些有异域风情的建筑,以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风格为主,也有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式的,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海上丝绸记忆,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华侨建筑的独具匠心和多国文化的交融合璧,更以其独特的家族传承留下了珍贵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闽南多山少平地,清末至民国国弱民穷,这些“番仔楼”是一些闽南人为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前往南洋谋生,发达后回乡所建。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

“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因设计师想法各异,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工艺价值高,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番仔楼”在闽南泉州、漳州一带数量及精品甚多。

许多“番仔楼”不仅建造精美,并且饱含华侨背井离乡下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泪,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有一段生离死别、忍辱负重、白手起家和荣归故里的传奇故事。

在闽南龙海市角美镇东美村(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东美村)古侨村,有座气势恢宏、洁白耀眼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巨型建筑——百年华侨豪宅曾氏“番仔楼”,从远处望去气如意大利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闽南的“番仔楼”多为独栋别墅,而曾氏“番仔楼”俨然是个建筑群,一派“皇家庄园”的规模。

这座历经百余年的曾氏“番仔楼”,依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透露着昔日的辉煌与霸气。

走进曾氏“番仔楼”,发现整座楼的建筑以闽南人的传统习惯坐南向北,成三横三纵“凹”字形布局,主次分开、错落有致。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门房、窗户、房梁上布满各种精美的石雕、木雕图案,呈典型的闽南风格。

据居住在此的曾氏后人介绍,房主曾振源于19世纪中期,只身远渡新加坡,开始在南洋谋生。从在货栈当学徒干起,秉承闽南人吃苦耐劳、忠厚诚实、聪明睿智的传统,很受老板喜欢,慢慢帮老板打理生意,直至自己进入商行。

据说有一年台风季节,暹罗、安南等地要高价进一批货物,无人敢出海,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虽然对台风心生敬畏,却也看到了商机。或许是老天怜人,此次出海化险为夷、安全而归,也为他拿到了用命换来的第一桶金。

此后,曾振源用挣到的钱开了间货店,取名“丰源货栈”,从此走上自己的经商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商海驰骋,生意逐渐涉及贸易、航运、典当等行业,并在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缅甸以及厦门、广州设有分号,逐渐成为闽南的巨商望族。

发迹后的曾振源为了实现衣锦还乡“起大厝”的夙愿,于1903年回乡盖起了现在这座“番仔楼”,前后历时十四年建成,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27平方米,大小房间120余间,单修造工钱就耗费白银二十多万两。

楼分为上下两层,主墙为白色格调,欧式壁面、浮雕花鸟错落有致;外墙装饰为英式风格,虽历百年,色彩仍然鲜艳,据说所用的花瓷砖乃是英国制造,由南洋专船运回。楼顶红砖黛瓦两侧,壁炉的烟囱、钟楼相互辉映,洋溢着浓烈的异国风情。

此楼另一奇观是地下排水用水系统,由于闽南每年春节过后都是“阴雨连三月”的梅雨季节,此楼构建时在大楼的石板通道下面设有三纵三横的排水沟,无论下多大的雨,都不会出现积水现象。后花园置有风力抽水机房、木风轮带动机器把水提上楼顶水塔,再通过管道,通向各座建筑,百年前农村有自来水设施,可谓凤毛麟角,这样巧具心思的设计令人惊叹不已!

历经世事变迁,如今这些散落在闽南农村各个角落的“番仔楼”大都保存完好,也有的因后裔侨居海外、无力修缮而残破不堪。这些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留下的中西合璧建筑物,是值得好好珍惜保护的“文化遗产”。(林建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