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互聯網三巨頭中,公認最有技術含量的是百度,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是阿里巴巴。因爲早期的阿里巴巴實際就是搭建了一個網站,讓第三方商家和消費者在上面交易,從技術上來說並沒有難度。當年馬雲創建淘寶時邀請馬化騰入股,表示可以給他15%的股份,馬化騰考慮拒絕了馬雲的邀請,原因就是覺得淘寶沒有技術含量,騰訊也可以很快就做一個出來。


但是風水輪流轉,今天阿里巴巴已經成爲中國最有技術含量的互聯網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2017年還召集全球頂級科學家成立了阿里巴巴“達摩院”,專注於量子計算和芯片開發。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數據庫軟件OceanBase勇奪全球第一,超越了老牌軟件巨頭甲骨文。


現在沒有人再說阿里巴巴沒有技術含量了,這背後離不開馬雲的高瞻遠矚,同時也離不開一個“掃地僧”級別的技術大神。是他的到來改變了“阿里無技術”的現狀,一手搭建了阿里巴巴的技術平臺,而他卻是個與技術無關的心理學博士。最重要的是他的工作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


最近中國工程院公佈了2019年度院士增選結果,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的院士,是唯二來自民營企業的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當選門檻有多高不用過多介紹,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多次入選卻始終未能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阿里巴巴介紹,王堅博士此次當選院士的主要成就是帶領阿里雲工程師自主研發了中國唯一的雲計算操作系統——飛天,實現了中國雲計算從0到1的突破。2017年,飛天系統獲得中國電子學會成立15年來首個科技進步特等獎。同時王堅也是推動中國IT產業從IOE(

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和EMC存儲

)向雲計算轉型的關鍵人物。


這麼一個低調如“掃地僧”一般的技術大神卻是心理學博士出身,他32歲就成爲杭州大學心理系的系主任,併成爲國家“863計劃”子項目負責人。37歲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常務副院長,2008年又被馬雲挖到阿里巴巴擔任首席科學家。


剛加入阿里巴巴時,很多同事都不信任他,認爲他不懂技術,靠阿諛奉承才獲得馬雲的信任。有的同事不僅在阿里巴巴內網罵他,甚至還在年會上當着王堅的面勸告馬雲:王堅就是個騙子,馬總你不要被他騙了!面對同事們的非議,馬雲卻力排衆議支持王堅。我每年投10個億,先投10年看看,做不出來再說。

結果就是王堅帶領阿里雲團隊在北京艱苦的環境下把阿里雲給做了出來。到現在阿里雲是中國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雲計算廠商,與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並稱雲計算領域的“3A”。2019年第三季度,阿里雲的營收達到92.91億元,全年總營收有望突破400億元,並佔據中國雲計算市場40%以上的份額。


從王堅的經歷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能力不是別人來定義的,只要足夠努力,就能突破一切成就奇蹟。當然最重要的還要有一個馬雲這樣的伯樂,否則再好的千里馬也會被埋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