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曾國藩留下的處世之道中,就有着這麼一句話,它告誡人們,不論是多麼窮困潦倒,在這3件事情上,一定要捨得花錢,不可吝嗇,否則將召來不必要的麻煩。從這件事上,讓更多的人瞭解了曾國藩的爲人,大家也都更加願意和他打交道,他的人緣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在華夏5千多年的歲月長河裏,誕生了許多歷史上有名的智者,他們總結出了許多造福後世的爲人處世之道,爲後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而其中,晚清時期的名臣曾國藩,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智者,在當時的環境下,曾以一人之力支撐起了當時清王朝,還挖掘出了李鴻章、左宗棠等晚清時期的中流砥柱。

此外,曾國藩不僅在做官上非常有自己的見地,在識人、用人,以及爲人處世上,更是有着頗高的造詣。曾國藩留下的《曾國藩家書》,就成爲了名傳後世的經典,人們從這本書中,不僅瞭解到了曾國藩的爲人,還豐富了自己的交際能力。

而在曾國藩留下的處世之道中,就有着這麼一句話,它告誡人們,不論是多麼窮困潦倒,在這3件事情上,一定要捨得花錢,不可吝嗇,否則將召來不必要的麻煩。那麼,到底是哪3件事情呢?

第一:在報答恩人時,一定不能捨不得花錢。人的一生是短暫而又漫長的,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能一直一帆風順下去。而在自己遇到困難時,那些願意幫襯、扶持自己一把的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對於這樣的人,一定要心存感激,等到自己渡過難關,亦或是飛黃騰達之後,一定不能忘記昔日幫助自己的恩人。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那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樣,你在人生的路上,才能越走越寬,收穫身邊人的好評,人們就願意聚集在你的身邊,去幫助你。

而曾國藩在這一點上就做得非常好。有一次,平日裏極少向家裏借錢的曾國藩,就曾爲了自己的一個朋友丹閣叔,向家裏伸手要錢。因爲,這個丹閣叔曾在曾國藩落魄的時候,收留過他,如今丹閣叔遇到了困難,曾國藩二話沒說,就找家裏借來了300兩銀子,全給了他。從這件事上,讓更多的人瞭解了曾國藩的爲人,大家也都更加願意和他打交道,他的人緣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第二:對自己的家人,一定要捨得花錢。衆所周知,每一個人都是由父母撫養長大的,小的時候他們養育我們,而我們長大之後,自然是要贍養父母。而且,在我們遇到難處的時候,父母和家人往往都會傾其所有幫助你,而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應該鼎力相助纔是。

並且,古人云“家和萬事興”,家是一個人最牢固的後盾。如果一個家庭不能和和氣氣,那麼必將“後院起火”,引發極大的禍端,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不論是爲人子女,還是爲人父母,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力去行孝道,這樣不僅能使自己心安,還能給身邊人一個好印象。

第三:紅白喜事的錢,一定要捨得給。曾經,曾國藩的一個同鄉,父母離世但沒有錢安葬。於是,在借便了身邊的親戚、朋友之後,他找到了曾國藩。但當時的曾國藩也非常窮困潦倒,但還是竭盡全力幫助了他,而在他幫助完這個朋友之後,曾國藩便只能過得更加拮据。不過,曾國藩從來都沒有後悔過,因爲在他看來,在這種大事情上,往往是非常重要的。錦上添花,永遠比不上雪中送炭。

從這三個方面,我們也能總結出,這個三種錢是培養一個人三觀、人緣的主要途徑。如果捨得在這3件事情上舍得花錢,必然會給別人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印象,人們也都願意來到你的身邊。隨着身邊聚集的人數不斷增多,貴人也就自然而然來了,你的運勢也能夠因此而改變,最終達到時來運轉,大富大貴的境地。
所以說,成功並不只是靠自己一個人的努力就可以的,它需要身邊人的從旁協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