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雲石山,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原國家主席楊尚昆題詞的“長征第一山”,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長征前駐地,就是一座石灰石構成的石山。喀斯特地貌本是美麗風景,但境內遍野石灰石一度爲當地羣衆帶來“三苦”:喫水喫出結石病,礦車來往路基爛,礦石帶來灰塵多。隨着鄉村振興步伐的推進,近年來該鄉水、路、空氣這“三苦”悄然變成了“三好”,幹部羣衆重新找到宜居宜業的感覺。

新村引客來,辦起紅軍餐

“我們飲用水原來是壓水井裏抽,現在自來水接通了百里之外的陳石水廠,用水方便了,水質也好了,可以放心爲拓展團隊辦好紅軍餐!”5月14日,瑞金市雲石鄉豐壠村豬婆壠小組村民梁會紅坐在家門口榕樹下,泡茶會友聊生意。

用水問題一直是雲石山鄉幹部羣衆的心病。雲石山鄉黨委書記劉應金介紹,鄉里推進精準扶貧時發現,60%貧困戶都是因病致貧,而且大都和喫水有關係。爲此,鄉里反覆爭取得到市裏支持,實施了“東水西調”工程,就是把日東水庫的水引到了雲石山,克服了路遠管線長、地勢東低西高等困難,通過三次提泵把乾淨安全的自來水送到雲石山。現在,全鄉四萬多人全部喫上了“健康”水。

梁會紅感慨說,“解決喫水問題,是這些年感受最大的一件事,畢竟人人都想健康!”梁會紅的房子就在新建的“紅色糧倉”主題公園邊,現在變成小賣部,兼營“紅軍餐”。窗臺上掛着一塊小牌子:紅色拓展聯繫點。他開心地說,“去年來我們村拓展訓練的遊客一批接着一批,每天一兩百號人”。

據豐壠村村支書梁俊輝介紹,團隊頻來還得益於道路硬化了,不但云石山不但修好了村村通、村組通,而且修好了入戶路,現在村裏把豬婆壠打造成紅色主題公園,修好了遊步道。“村子經過整體規劃打造煥然一新,來拓展的團隊一定會越來越多!”梁會紅對村裏的生意充滿信心。

移步礦山下,開起農家樂

“礦山整治之前,這裏灰塵滿天,根本不敢到這礦山腳下開農家樂!”5月14日,“萬友飯店”老闆劉志新一邊忙碌備食材,一邊說起陂下村的變化。劉志新介紹說,他原來在雲石山村的小集市上開飯店,去年才搬到陂下村來。

陂下村是雲石山鄉有名的礦業村,劉志新說的礦山整治,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村支書曾雲介紹,2017年起村裏大大小小32個石灰窯關閉整頓,要組建成3個大公司,大大小小6個石廠合併成一個,通過公司化運作,建起了節能環保窯,廢土廢渣可以重新利用,礦車上路前也按照國家標準處理,這樣一來灰塵滿天的情景就得以改變。村裏的公路是雲九公路中一段,以前修了又被礦車軋爛,加上灰塵紛紛,沒人想在公路邊做房子,路邊人家都不敢開門窗。說起礦山之痛,村支書曾雲記憶猶新,“這幾年精準扶貧把全部路修好,如果不是整治礦山,村裏這條公路哪能保持這麼好?”

據介紹,不只是陂下村,現在全鄉境內石灰窯也徹底關停。此外,萬年青水泥廠這幾年在國家環保部門指導下進行了全面整改,建起衛生防護林建設,煤堆場全封閉整改,防護區內村民搬遷,新上環保生產線,不但改變了全鄉“灰塵天氣”,公司市場效益現在已高於整改之前。陂下村礦山整治後,村民從山上來到田裏,或進城務工經商。該村發展了大棚蔬菜105畝,菸葉260餘畝,藥材200畝,香芋80多畝,租地有租金,到田裏做工每天能拿80元。

“現在村裏礦山暫時只有一家大型公司在經營,採取了大型的機械設備,而且進行了深加工。不只是剩餘勞力全面轉移,關鍵是避免了礦山事故帶來的家庭悲劇!”曾雲說起陂下安居樂業的新生活,深有感觸。

雲石山人居環境大變樣,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前來觀光。圖爲近日一批遊客在豐壠村豬婆壠新村點參觀。

渠成水利興,田野起大棚

“這麼遠的地方也能通上城裏的自來水,我們真沒想到!這樣一來,喫水和灌溉就不會爭水了。”黃安村的村主任丁羣說。黃安村是雲石山最西邊的一個村子,通村公路經過了鄰縣。村裏耕地面積多,近年來產業發展不錯,有菸葉320餘畝,白蓮90餘畝,香芋90餘畝,還有西瓜、臍橙,就是灌溉有時讓人鬧心。

喀斯特地貌,平地起石山,這都決定雲石山是乾旱之地。黃安村的灌溉用水來自三村共同的逕口水庫,遇到極端天氣,水庫和水渠的管理都成爲村裏的難題。村主任丁羣介紹,今年降雨不多,水庫的儲水量不是非常足,村裏種植戶很擔心用水,幸虧是城鄉供水系統覆蓋了全鄉,當地水庫全部用來灌溉,減輕大家的後顧之憂。今年春耕生產發動村民種水稻,消滅撂荒地,村民想到去年秋冬乾旱天氣都有些擔心。經幹部們勸導,羣衆對比村裏水利修復和自來水供應有了底,才下定決心全面種起了水稻。

近年來,雲石山鄉在精準扶貧推進中大修水利,解決用水問題,黃安村多次申報項目,一共修復水渠3000餘米,加上農田整理項目,節水能力大步提升。村民宋海娣就是看到水渠修到家門口,才流轉了50餘畝耕地種起了商品蔬菜。“新修的水渠是從她家大棚中經過的,這樣方便了灌溉!”丁羣指着大棚說。這幾年,黃安村許多貧困戶依靠種植脫貧致富,就離不開村裏水利條件的改善。

審籤:鄭少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