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五一勞動節之際,96歲的著名鼓師王玉璞亮相上海京劇院舉辦的線上音樂會,爲京劇演員史依弘伴奏。

  有着“鼓王”之稱的王玉璞曾與周信芳、蓋叫天、郭玉昆、梅葆玖等幾代京劇名家合作。

  在接受上觀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時,他這樣講述他所理解的京劇藝術。

  與梅派的緣分特別深

  4月30日,上海京劇院一場名爲《音韻》的主題音樂會在抖音、B站和微博進行直播。當96歲的王玉璞出場時,叫好與致敬的彈幕瞬間刷屏。

  王玉璞身着西裝,繫着紅領帶,爲京劇演員史依弘奏響了《穆桂英掛帥》中“捧印”一折的鼓點。儘管那日的演出沒有帶上身段,但王玉璞依然按照正式舞臺演出的版本打了經典的“九錘半”,用跳躍感極強的切分節奏展現穆桂英思想轉變的複雜過程。

  這輩子打過多少回《穆桂英掛帥》,王玉璞早就數不清了,但20年前與梅葆玖的合作,他至今難忘。

  1990年,爲紀念徽班進京200週年,文化部組織北京、上海、天津各京劇團赴香港演出,梅葆玖出演全本《穆桂英掛帥》。演出前夕,常年合作的司鼓裴世長因身體原因無法演出。梅葆玖立即想到了王玉璞———那位在他15歲時就爲他打過《玉堂春》,後來又合作過《生死恨》的優秀鼓師。

  “到‘捧印’九錘半那場,我們之間似乎有一種元素在起作用,我的情緒被他(王玉璞)的鼓帶起來了,這種默契在其他的舞臺劇形式中是沒有的———臺上就我一個人,打擊樂和我的表演完全融爲一體。王玉璞先生手腕力衝,技術精到,平穩樸素,尺寸準確,調動場面,烘托氣氛,功力獨到。他掌握了我表演的情緒,控制了劇情發展的節奏,非常難能可貴。”2007年,梅葆玖曾撰文回憶當年與王玉璞合作的往事。

  “我和各大京劇流派、各路名角都合作過,但與梅派的緣分特別深。除了梅葆玖外,我爲顧正秋、白玉薇、李勝素等梅派演員都打過鼓。”王玉璞告訴記者,“不懂梅派的人,可能會覺得梅派藝術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它內在的東西很深。”

  不當演員,就學“場面”

  王玉璞在上海生活了70餘年,但一開口依舊是地道的北方話。他出生於遼寧丹東的一個梨園世家,父親是京劇演員。從7歲起,王玉璞每天清晨的功課就是撕腿、下腰、練毯子功……“那時候真是邊哭邊練啊。”

  10歲那年,王玉璞的背上長了一個癤子,無法再練功的他整日在後臺玩,有時候也會打幾下鑼鼓。何福亭老師看中他是打鼓的好苗子,便提出收他爲徒。父親答應了,他對王玉璞說:不當演員,那就好好學“場面”吧。

  “場面”是京劇樂隊的俗稱。過去,樂隊大多是坐在舞臺上的,有的是坐在上場門的位置,有的是坐在下場門的位置,也有的坐在演員的後方。

  京劇的“場面”又分爲“文場”和“武場”。“文場”的樂器有拉絃樂、彈撥樂和吹管樂,而“武場”主要就是打擊樂。

  小鑼、鐃鈸、大鑼和鼓是最重要的打擊樂器。王玉璞把學習這幾件樂器的過程形容爲“升級”,只有學會了前3樣,才能進階到鼓,因爲鼓師就好比京劇樂隊的指揮,他們不用指揮棒,而是用鼓點子指揮整個樂隊。

  小鑼打了兩三年,王玉璞開始練習鐃鈸。他清楚地記得,那時候打一天小鑼能掙7角錢,打一天鐃鈸能掙一塊錢。他沒有學過大鑼,直接“跳級”學打鼓。剛入行的鼓師都得爲演出“效力”,也就是義務打鼓,從開鑼戲打起。

  王玉璞16歲那年,著名武生演員郭玉昆來瀋陽演《林沖夜奔》,戲到中途,鼓師突然病倒。那時候的演出,鑼鼓從來不能停。“老先生知道我會打鼓,就叫我趕緊坐上去打,我只好硬着頭皮打。”演出之後,王玉璞一鳴驚人,郭玉昆提出與他合作。

  “傍角兒”生涯就此開始了。上世紀40年代,王玉璞隨郭玉昆來到上海。“那時候的上海,京劇演出非常火爆,天蟾舞臺、共舞臺、大舞臺、中國大戲院四大京劇舞臺幾乎夜夜爆滿。”在上海這座“大碼頭”,王玉璞不僅練就了精湛的技藝,也獲得了與不同流派名家合作的機會。

  史依弘演唱《穆桂英掛帥》

  打鼓費腦子,還得“玩命”

  在京劇藝術中,司鼓不只是打節奏那麼簡單。用王玉璞的話來說,是要和演員一起進到戲裏去的。“比如《挑滑車》,那是最有名的武戲之一,打到激烈的地方,我們是要和演員一起‘玩命’的。”如果說打武戲考驗的是鼓師手上的力度,以及與演員之間緊密的配合,那打文戲就更有講究,“文戲是靜中有動,不精心就會水。” 

  司鼓還得要有統領全局的能耐。在鼓的領奏下,伴奏必須準確地配合演員的唱、念、做、打。京劇是多種藝術高度綜合而成的戲劇藝術,其中最主要的莫過於音樂與表演的綜合,而司鼓是音樂與表演的綜合中很關鍵的紐帶。“京劇舞臺上沒有導演,導演就是鼓師,演出的時長、臺上臺下情緒的調動,都離不開樂隊、離不開鼓師。”王玉璞說,“在臺上,還得隨機應變,有時候演員突然忘詞了,我們得想辦法把節奏給帶過去,盡力彌補,不讓觀衆感覺出來。”

   司鼓是一件“費腦子”的事。新中國成立前,京劇伴奏尤其是武場伴奏幾乎沒有譜子,音樂與節奏全在樂師的腦子裏。他們不僅要記住自己的打法,還得記住樂隊的打法,更重要的是,全劇的劇情、不同演員的唱腔、身段、特點都得熟記於心。

  梨園有一句行話:演員不會唱的戲可以不唱,但打鼓的不能說不會。王玉璞一輩子都在看戲、學戲。年輕時,他喜歡“串班”看別人的“場面”。“那時候看戲不是爲了玩,而是看別人怎麼打。只要是我沒見過的戲,我都愛看,文武戲的打法是不同的,我一邊看戲,一邊記戲。”腦子裏究竟記了多少戲,王玉璞自己也算不上來。從藝幾十年,不同流派、不同演員的特點,他都爛熟於胸。“什麼派,用什麼打法,心裏必須有底。” 

  2017年亮相《喝彩中華》

  不斷創新招,纔有生命力

  “沒想到,我今年96歲,也趕了一回時髦,在年輕人喜歡的網站上露了一手。”談到這次的線上直播演出,王玉璞特別興奮。

  司鼓80多年,王玉璞經常“趕時髦”。在他看來,京劇藝術的生命力就在於不斷地練絕活、創新招。

  3年前,九十多歲的他參與了一檔電視綜藝節目《喝彩中華》,在電視鏡頭前爲一位5歲男孩打鼓。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就跨界參與了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的配樂。京劇鑼鼓在這部經典之作中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其中有不少打擊樂配音就出自王玉璞之手。

  2001年,新編京劇《大唐貴妃》亮相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梅葆玖的邀請下,王玉璞參與《大唐貴妃》的演出。他非常贊同梅葆玖“京劇發展要老中見新,新中有根”的觀點。

  “《大唐貴妃》取材於梅派經典劇目《太真外傳》,雖然保留了一些老的唱腔,但戲劇結構不一樣,演員多了,舞臺也放大了。那次演出我印象很深,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京劇樂隊如何與交響樂伴奏融爲一體。”王玉璞說,“過去,打鼓的就是指揮。我不用開口,我打出來的,樂隊和演員就得認。後來伴奏變成中西合璧了,鼓師與交響樂隊的指揮就得互相配合,我聽你,你聽我,我看你,你看我,大家湊在一道。”

  梅葆玖先生曾經這樣回憶:“《大唐貴妃》的演出中有大段的反二黃,靠的是鼓板控制節奏,尤其是融合了交響大樂隊,沒有火候是難以勝任的。最爲感人的是2003年在北京的演出,那時正值非典橫行,連看戲的人都戴上了口罩,可王玉璞先生仍舊是那麼文文靜靜、平平淡淡,非常值得尊敬。” 

   對於京劇的未來,王玉璞頗有信心:“過去,上海就一直是出新戲的地方,《狸貓換太子》《封神榜》等新戲都出在上海,演員們一直在努力爲觀衆創造新鮮的看點。現在有一批中青年演員都很優秀,相信他們能接好班,使京劇在傳承中呈現出新的面貌。”

  欄目主編:黃瑋 本文作者:陳俊珺 文字編輯:陳俊珺 題圖來源:視頻及圖片由上海京劇院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