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六穩”工作進一步做好,把“六保”的任務很好地落實,同時在這些“新”字所見之處,一起努力、積極進取,更多地發揮市場主體的創造力、活力,更多地用改革創新的辦法,中國經濟會繼續向着恢復到經濟運行常態化前進。國家統計局今天發佈4月份主要經濟數據: 4月份復工復產復市紮實推進,生產需求逐步好轉,基礎產業支撐有力,市場預期總體穩定,新動能逆勢增長,經濟活躍度提升,主要指標延續了3月份以來恢復改善勢頭。

  原標題:熱評丨中國經濟四月天:進一步復甦向好 更需要做“新”文章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佈4月份主要經濟數據: 4月份復工復產復市紮實推進,生產需求逐步好轉,基礎產業支撐有力,市場預期總體穩定,新動能逆勢增長,經濟活躍度提升,主要指標延續了3月份以來恢復改善勢頭。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78億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3%,漲幅比3月份回落1.0個百分點。 

  延續3月份以來主要指標的復甦態勢

  今年1、2月份中國經濟的運行受到疫情的衝擊,有比較大幅度的下降。進入3月之後,主要經濟指標的降幅已出現明顯收窄。到4月初,全國的發電量、貨運量已有了明顯好轉,超過了去年同期水平。

  在今天公佈的前四個月數據中,在幾個關鍵指標方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很多數據還是負增長,但是降幅明顯收窄。

  跟一個月前相比,有些關鍵指標則已在4月份單月出現了正增長。比如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0.32%。

  體現結構優化的指標始終保持穩定向好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體現結構優化的一些關鍵指標,始終保持着基本的穩定向好。比如,4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的增加值分別增長10.5%和9.3%,信息軟件業增長5.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在昨天商務部公佈的外貿進出口數據裏,也能看到外貿結構優化的局面。

  做好“六穩”落實“六保” 在“新”上多做文章

  下一步,按照中央的部署,要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同時,還要在“新”字上多做一些文章。

  “六保”針對的是當前經濟運行中很多關鍵的矛盾點、風險點,落實“六保”任務是做好“六穩”工作的着力點和支撐。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個“保”字並不是一種消極的防守,“保”是在當前態勢之下的積極進取。

  特別建議大家注意兩個信號:前兩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提出了六個“新”——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這些都是積極進取的着力之處。

  第二個信號是在昨天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提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一個是提升穩定性,就是產業鏈、供應鏈,要讓它連得上;第二是要提升競爭力,意思是不僅要連得上,還要讓它連得越來越好。這也是一種積極進取、在“新”字上做文章的要求。

  把“六穩”工作進一步做好,把“六保”的任務很好地落實,同時在這些“新”字所見之處,一起努力、積極進取,更多地發揮市場主體的創造力、活力,更多地用改革創新的辦法,中國經濟會繼續向着恢復到經濟運行常態化前進。(文丨特約評論員 楊禹)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霍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