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康熙在选皇后的时候,为什么不选身份高贵的钮祜禄氏,反而选择 “满洲下人之女”赫舍里氏呢。是因为索尼不被鳌拜看在眼里,于是决定立他的孙女为皇后,以增大他的实力,并通过联姻的拉拢,让他效忠于康熙。

清朝皇室非常看重出身,康熙却为何选一个“下人之女”为皇后
清朝皇帝在选皇后嫔妃的时候,是很看重出身的。如果出身低微,很难成为皇后。但是,康熙在选皇后的时候,为什么不选身份高贵的钮祜禄氏,反而选择 “满洲下人之女”赫舍里氏呢?
钮祜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的祖父额必都曾追随努尔哈赤打江山,是开国五大功臣之首。她的父亲遏必隆更是顺治临终托附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在朝中位高权重,身份极为显赫。
当时,顺治帝临终遗诏中替康熙安排的四大辅政大臣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然而,当时康熙仅8岁,再加上孝庄皇太后是女流之辈,不能干政,因此,朝堂议事都由这四个人说了算。
可是,人多心杂,鳌拜和苏克萨哈一直有矛盾,两人针锋相对,势如水火。而且鳌拜势力强盛,遏必隆处处应和,与之亲近,还让大女儿钮祜禄氏认其为干爹。唯有索尼认为矛盾既然无法排解,便应由康熙亲政,因此屡屡上疏给康熙。
眼见鳌拜势力做大,压根不把年幼的康熙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孝庄皇太后坐不住了。她想了个主意,让康熙成婚,成婚就意味着成人,成人就可以亲政。
显然,这是个好主意。在康熙之前,满清皇帝的皇后都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不过,到康熙时,孝庄太后为了平衡四大臣的关系,决定和他们联姻。
当时,索尼的孙女、鳌拜的女儿和遏必隆的大女儿都在备选之列。选谁做皇后,自然关系着谁的家族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到朝廷的安稳。孝庄太后和康熙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异常谨慎。
首先,鳌拜的女儿是肯定不能入宫的。为了不给鳌拜落下口实,机智的康熙故意以化解他和苏克萨哈的矛盾,让他的女儿嫁给了苏右萨哈的儿子。
如此一来,就剩下遏必隆的大女儿钮祜禄氏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
钮祜禄氏出身于世家大族,遏必隆和鳌拜,一个是她亲爹,一个是她干爹,自然给予她极大的支持。
赫舍里氏是后起之秀,在带兵打仗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在满汉蒙学术上十分精通。他们因为学识渊博,在建立后金后,受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重用。到索尼时,更是通过努力,成为辅政大臣。不过,根基不深,意味着资历不够。因此,鳌拜压根就没把他当回事。
所以,看起来,钮祜禄氏和赫舍里氏,谁能成为皇后,简直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不过,孝庄太后绝不会白白浪费掉一个可以抗衡鳌拜的机会。是因为索尼不被鳌拜看在眼里,于是决定立他的孙女为皇后,以增大他的实力,并通过联姻的拉拢,让他效忠于康熙。
至于钮祜禄氏,因为她爹遏必隆是个骑墙派,谁的势力强便会附和谁,所以将她封为妃子。如能拉拢则最好,不能拉拢也无所谓。
就这样,各方面都不如钮祜禄氏的赫舍里氏,登上了皇后的宝座。而钮祜禄氏则因遏必隆的原因,屈居于赫舍里氏之下,未能如愿。
消息传出来后,鳌拜第一个表示反对,并多次以“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后”为由,恳请康熙取消决定。
遏必隆也不傻,当然也紧随附和,不断地嘲讽索尼一家于国无功,希望能让自己的大女儿成为皇后。
面对重重压力,康熙凭着他极高的政治能力,最终迎娶了年纪相当的赫舍里氏。
果然,因为孙女赫舍里氏成为皇后,赫舍里氏家族得到了壮大。尽管索尼不久后病逝,但在赫舍里氏的叔父索额图的帮助下,康熙终于扳倒鳌拜,收回了皇权。
自此,赫舍里氏愈发得康熙和孝庄太后看重,而钮祜禄氏入宫后,却在很长时间倍受冷遇。
尽管在赫舍里死后,钮祜禄氏随即被册封为皇后。但是,那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显然,显赫的家世和位高权重的爹不仅没能给她带来任何帮助,反而还成了她的羁绊。
(参考史料:《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