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数年间,从扬州丽春院的一个小厮无赖直混到大清一等公,履历令人艳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先后担任的职务和头衔包括:尚膳监副首领太监、侍卫副总管、骁骑营正黄旗都统、抚远大将军、太子少保、忠勇伯、通吃侯、鹿鼎公……这些官职名称十分混杂,我们分别来聊一聊。

(一)内官

清朝前期的宦官机构和品级经常变动。顺治年间仿照明朝制度,设置十三个衙门,包括司礼监、御用监、尚膳监等等,到康熙初年裁撤成立内务府。所以韦小宝在宫中时是没有尚膳监的,当时叫做采捕衙门,康熙十六年又改都虞司。
不妨用后来的情况来简化理解。负责宫禁事务的机构叫内务府,最高长官为正二品的内务府大臣,俗称大内总管(不是太监)。内务府的业务很多,包括曹雪芹家担任的江宁织造,都属于这个序列。而内务府里,真正负责管理太监的是敬事房。敬事房总管为正四品,这个人就是太监的首脑和最高职务了。
敬事房以外,太监分布在各处宫殿、库司、园林,互相之间通常没有隶属关系。每处地方设总管或首领太监,各地的首领太监品级并不相同,从五品到八品、甚至无品级的都有。按书中说法,海大富是尚膳监正五品首领太监,韦小宝杀鳌拜后授尚膳监副首领太监,正六品。这个职务在太监里面确实不低了,再进一步就是敬事房的副总管、总管。管后勤吃喝的部门,油水是有的,但是权力却不大。索额图等巴结他,纯粹是因为他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关键时候能说得上话。
清朝对宦官干政非常警惕,同治年间,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奉命赴江南采办首饰,走到山东时被早已看他不顺眼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以有违祖制擒获处决,慈禧得知后也没有办法。所以即便深受宠信,太监们的实际地位也不高,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众所周知,自努尔哈赤后,满洲实行八旗制度,八旗军队人数一直维持在20万人左右。满洲人口少,八旗军很难再扩充规模,于是入关后清政府将归降的明军和招募的汉人编为“绿营”,独立于八旗军。
绿营兵在京师很少,大部分驻扎在各省。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是提督,官阶从一品。提督之下是总兵,官阶正二品,平均统兵7500人,称“一镇”。撤藩前吴三桂手下有绿营兵六万余人,马宝、夏国相都是辖下总兵。
八旗兵分京畿和驻防两部分,各有10万人左右。西安、江宁、杭州等13处战略要地设驻防将军,官阶从一品。首都地区的八旗军分为亲军营、骁骑营、前锋营等十二营,各营人数编制各异。

(1)侍卫副总管

这是韦小宝获得的第一个军事职务。大内侍卫,就是八旗京营中的亲军营,其中600御前侍卫警卫皇帝,1170内侍卫驻在皇宫。亲军营由领侍卫内大臣统领,官阶正一品,一共有六人,上三旗每旗选二人担任;又有六名内大臣,从一品,协助领侍卫内大臣的工作。
所以,侍卫总管多隆的正式官衔为领侍卫内大臣(之一),韦小宝是内大臣(之一),这是从一品的大官了,与各部尚书平级。

(2)骁骑营正黄旗都统
八旗或由皇帝直辖、或由王爷担任旗主。每旗设置有满洲、汉军、蒙古三个都统,分别管理本旗军政事务,总共二十四人,官阶从一品,副都统正二品。如果把满洲比作一个集团公司,皇帝自然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大大小小的贵族是股东,旗主是分公司董事长,都统就是总经理。
骁骑营是八旗京营的主力,以骑兵为主。这个营由满洲、蒙古、汉人混编,但各自为营,分别由本旗的都统统领。因此,正确的描述,不是“骁骑营有八个都统”,而是八旗的二十四个都统,兼任了骁骑营这支部队的长官,分别负责指挥本旗的兵将。
韦小宝所任正黄旗(汉军)都统,与侍卫副总管一样,都是八旗的官职,地位高、也有实权,并非虚职。

(3)抚远大将军
这不是一个常设职务。《鹿鼎记》中清朝与罗刹国打仗,以韦小宝为统帅,授抚远大将军,战事结束后即撤销。类似于“XX战役总指挥”,本身无品级,但涉及该战争的前线部队均接受他指挥。担任该职务的另一个著名人物是年羹尧,雍正元年接任,坐镇西宁,负责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太师、太傅、太保,字面意思是皇帝的老师,太师兼文武,太傅主文,太保主武,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的副手。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则是太子的老师,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太子的副教师。
这些职务并不会真正地去教皇帝、太子,甚至连太子都没生出来,也可以授太子太保。能做皇帝和储君的师傅,一听起来就觉得学问很高,非常荣耀。但是已经有了职务和爵位这套系统,为什么还需要加衔?首先职务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要用合适的人填进去。“功劳”二字,晋爵通常需要军功,拼了命为皇家打天下、保江山,因此封爵并荫泽后世;而太平时期,特别是文官,没有机会上阵杀敌,劳苦半生,操碎了心,赠一个衔以示褒奖,让他在本职以外享受更好的待遇、排场,这就是加衔的意义。很多时候是在大臣年老退休时授予,甚至去世后追赠。比如纪晓岚,在八十一岁时,才封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另外一种情况是为了工作方便。比如地方最高长官总督,这个职务本身是正二品,而省里的绿营提督已经是从一品,所以要加兵部尚书衔,以便节制军队,实际并不管理兵部事务。韦小宝封侯的时候,加太子少保衔,这个正二品的加衔,对他意义不大。

黄色是皇家专用色,私自使用属于僭越,严重者是可以砍头的。黄马褂这种服装,可以赐给有功的大臣,但是,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执行任务时都穿黄马褂。因此,韦小宝担任侍卫副总管(内大臣)期间,不用皇帝特赐,他就有黄马褂;多隆当然也有。

清代还有一种常见荣典,叫“赐紫禁城骑马”,不过韦小宝没有获得这个待遇,稍有遗憾。
总结一下,在韦小宝的诸多职位里面,一等鹿鼎公最为显贵、最有价值,想象一下《红楼梦》里的荣国公、宁国公,都传到第三代了,声势还如此之盛;抚远大将军最有实权;黄马褂则如同现代的豪车,在外最显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