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的消息幾近刷屏,這也是自2013年以來,餘額寶的收益首次破“2”,截至5月13日,餘額寶近七日年化收益率顯示爲1.6540%。遙想在2013年餘額寶剛推出時,其7日年化收益一度高達6.76%, 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青睞。 後來這類基金越來越多,收益也慢慢回到正常水平。 近1、2年,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一路下跌,直到現在跌入1%時代。

到底是什麼主導了餘額寶的收益率呢?

首先,餘額寶是一款貨幣基金,特徵是高流動性,低風險,預期收益和風險均低於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既然是基金,就有投資標的,那餘額寶投的什麼呢?找到餘額寶最新的季度報告,裏面羅列得非常清晰:

來源:餘額寶2019年第4季度報告

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債券等,而這幾大項目,而這幾項幾乎都和一樣東西掛鉤:金融市場的利率。利率直接影響着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引起基金收益水平的變化。

事實上,在全球爲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而走向寬鬆的政策推動下,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處在歷史低位,歐洲該指標更是進入負利率。中國徘徊在2.5%附近的國債收益率處在2002年來低位附近;而且在經濟遭遇數十年來最糟糕的一個季度後,中國央行的寬鬆步伐短期內並不會停下。

4月20日,中國央行非對稱下調4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一年期LPR爲3.85%,下調幅度20個基點,上個月爲4.05%;五年期以上LPR爲4.65%,下調幅度10個基點,上個月爲4.75%。雙雙創出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最大降幅,這也是央行今年以來第二次下調LPR,也是該機制實施以來第四次下調。分析師預計中期借貸便利(MLF)和LPR二季度仍有走低空間。在多輪降準、降LPR利率、調低逆回購利率、下調銀行超額準備金利率等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利率中樞下移將是未來大勢所趨。“低利率時代”的到來意味着:一方面生活成本繼續提高,另一方面資金收益率卻大幅降低,疫情之後我們面臨的是資產如何保值增值的難題。

所以,低利率時代如何資產配置?

餘額寶收益率創下新低,是大環境下行的結果,也是避險需求陡增的結果。在全球經濟仍舊不確定的當下,愛儲蓄的中國居民手握大量財富,卻需要面對樓市調控不止、理財收益下降、違約風險提升所帶來的“資產荒”。面對市場的不斷變化,做好個人或家庭的資產配置是每一位投資者應該長遠考慮的。

“受疫情的影響,讓原本增速放緩的全球經濟,提前進入衰退期。”在“第一季度大類資產表現”線上講座直播中,恆昌首席經濟學家魏力博士認爲,在零利率和負利率的環境下,對於投資者來說,負利率意味着銀行的存款,會越存越少。此時的負債成本較低,存錢不如借債,更不如去配置大類資產。

數據顯示,2019年收益率超過15%的大類資產有比特幣、全球股票、REITS、黃金、大宗商品,漲幅分別爲94.80%、28.10%、24.40%、18.30%、16.50%。

疫情之後,大類資產漲跌榜有了新的排序。截至2020年3月31日,大類資產收益率排名依次爲:美國國債(7.98%)、倫敦金現貨(3.92%)、中證國債(3.76%)、美元指數(2.61%)、中債高信用等級債券(1.04%)、日元(1.03%)人民幣(-1.54%),等等。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大類資產配置的方向。魏力博士表示,大類資產配置應遵循三大核心原則:一是配置強勢貨幣,如美元、日元,等等;二是配置強勢經濟的金融資產,如美股、美債,等等;三是配置剛需,如喫、住房、醫療,等等。依據帕累託定律和“贏家通喫”的原則,配置強勢的貨幣和金融資產,不失爲明智的選擇。

從資產配置策略來看,全球資產配置的主基調依然是避險和防禦。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魏力博士認爲,資產配置的權重也有所區別。對於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而言,避險類的資產更爲適宜。比如,人民幣利率債、美債、黃金、日元等等。其中,從國債和房地產夾層債比較來看,國債流動性較好,房地產夾層債的流動性較差,但是非常穩定和收益固定,風險可控;黃金、美債、日元、流動性最強,也是避險配置的佳選。

對於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股票等權益類資產。從目前來看,不少權 益類資產是2008年以來最便宜的時候,比如中國的股市、港股等的估值處於低位。 投資者唯一的風險是資產何時能夠漲到預期,而這是一個時間成本的問題。

對於普通的大衆投資者,魏力博士建議可採取全球防禦的“金蛋原則”:美元、債券、黃金、日元。對於有避險需求的投資者而言,既穩妥又安全。

此外,魏力博士提示,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5G、雲計算、IDC等)將是全年主線。相信疫情之後,隨着技術進步和數字化世界的深入,技術進步和數字化世界對生活的影響將更加彰顯。新的技術進步帶來的新產業、數字化世界帶來的新消費品牌、AI和新的數據軸帶來的新價值鏈創造,將是資產管理行業長久的投資主題。

總而言之,在突發事件的影響下,多元化資產配置將有助於降低突發事件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負面影響。因此,避免採用單一的投資組合,多元化投資行業,並考慮跨地域配置全球資產,才能避免區域性風險造成的收益波動,提高投資收益的穩定性,有效實現個人財富的增值和保值。這就需要投資者做好資產配置規劃,重倉新經濟,保持長線投資。此外,魏力博士還建議投資者選擇與專業的機構合作,取得好的投資回報。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曾表示,今年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疫情過後,會誕生更多的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技術,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2020年會是一個資產大年。2020年,全球經濟和金融環境或將延續並加強2019年的趨向,世界格局的新變動必然帶來全球財富的再平衡,資產將從高度集中於美國單一市場向中國和其他市場分散已是大勢所趨。正所謂悲觀者正確,而樂觀者往往成功,秉持價值投資理念,做好資產配置,任市場風起雲湧,也能做穿越週期的強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