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就監管層面而言,相關部門要加快完善網絡數據安全制度標準,儘快出臺針對互聯網用戶隱私分級分類的保護體系,針對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持續展開專項治理,不斷強化行業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整體提升網絡數據安全技術防護能力建設。而相對於網絡信息安全的亂象紛呈,社會大衆更加關注的仍是相關部門如何解決網上個人信息“裸奔”、切實保護網民個人權益免受侵害的問題。

如今已是網絡信息化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辦公已經離不開網絡了,20年前,電腦病毒主要通過軟盤傳播。現如今隨着電腦的廣泛應用,和網絡的不斷普及,來自網絡內部和外部的危險和犯罪也日益增多。

後來,用戶打開帶有病毒的電子信函附件,就可以觸發附件所帶的病毒。以前,防毒軟體的開發商有足夠的時間從容研究病毒,開發防病毒、殺病毒軟件,是因爲,病毒的擴散比較慢。而今天,不僅病毒數量劇增,可以通過使而且通過網絡快速傳播,在短短的幾小時內就能傳遍全世界,有的病毒還會在傳播過程中改變形態,使防毒軟件失效。

近年來,我國網絡攻擊事件越來越多地與經濟犯罪聯繫在一起,其驅動因素己經由傳統黑客的自我標榜轉變爲獲取經濟利益,網絡攻擊的趨利性越來越明顯。經濟利益驅動越來越多的黑客主動發掘企業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漏洞,致使信息系統安全漏洞大幅增加。這就要求政府、企業、個人用戶必須加大信息安全領域的投入,以保護自身利益不被侵害。

而相對於網絡信息安全的亂象紛呈,社會大衆更加關注的仍是相關部門如何解決網上個人信息“裸奔”、切實保護網民個人權益免受侵害的問題。而就目前現狀來看,解決這一“棘手難題”還須從技術層面和監管層面“雙管齊下”,形成合力。首先,各類網絡運營商要不斷加強人才和科技投入和應用後臺審覈力度,持續升級網絡安全系統,穩固網絡後臺,保護訪客隱私;其次,就監管層面而言,相關部門要加快完善網絡數據安全制度標準,儘快出臺針對互聯網用戶隱私分級分類的保護體系,針對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持續展開專項治理,不斷強化行業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整體提升網絡數據安全技術防護能力建設。可以確定的是,唯有全社會線上線下共建共立、相互作用,纔是爲網民個人隱私織就一張堅固“保護網”的不二法門。

當然,除了相關部門的規定與安全技術防護的教育以外,我們個人平時也應自覺學習相應知識一遍不時之需,儘可能的避免數據被盜用的危險。

1.不下載不明應用

官方提供的軟件大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安全性比較有保障,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應用被篡改或植入木馬程序的可能性。通常正軌的APP都經過了代碼簽名證書,下載時可以查看到開發者的信息,如沒有部署代碼簽名證書的APP建議不要下載使用。

2.不連陌生WiFi

在陌生環境中,要保持警惕心理。不要接入安全性未知或陌生的WiFi網絡,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3.嚴格管理權限

應用安裝後,對應用權限的申請不能全部同意,尤其是涉及定位、短信、通訊錄等敏感權限。對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權限,儘量拒絕,不可只圖一時之便。對於申請權限過多或申請權限與其用途不符的,給予重點關注。

4.留意賬號授權

使用社交媒體賬號登錄第三方網站時不貪圖方便,仔細查看其申請的權限。可以取消勾選的,儘量取消。同時,要養成檢查的習慣,時常關注授權情況,對於長期不用的第三方網站,及時取消賬號授權。

5.不要隨意打開未知連接

我們經常都能收到彩信,或一些不知名的連接,如不確定連接安全性情況下請不要打開地址欄開頭非HTTPS的連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