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熱評丨千瘡百孔的香港教育該動大手術了

過去一年,香港教育不斷暴露出讓人錯愕的問題。不能革除痼疾,必將病入膏肓,是時候給千瘡百孔的香港教育做個大手術了。

香港教育問題是全方位的,從教師到教材、從教學到課外活動,甚至連等同於高考的中學文憑考試都能出現導向性問題。因此,解決香港教育問題不能採取修修補補的方式。

先看“毒師”。“修例風波”中,一些縱暴教師表現扎眼,其中煽動暴力最突出的有兩位:詛咒警察子女“活不過7歲”、“20歲前死於非命”的真道書院教師戴健暉;以及在社交網站發表“黑警死全家”的嘉諾撒聖心書院通識科教師賴得鍾。去年12月,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通過議案,要求教育局嚴肅追究縱暴教師責任,嚴懲發佈煽動仇恨言論,慫恿學生參與非法集會或街頭暴力的教師。但從那之後,依舊不斷有縱暴“毒師”時不時跳出來,如近期報道的有教師將鴉片戰爭起因說成是“英國以禁菸爲由派兵攻打中國”,明目張膽給鴉片戰爭洗白。

再看“毒教材”。香港的教材分爲兩種,一種是教育局審定的由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另一種是“校本教材”,這種教材主要是學校老師整理的一些學習資料等。而屢次出現問題的教材,就是後者,尤其是通識科,由於與社會事件緊密聯繫,容易讓別有用心者傳播及滲透偏頗信息,令部分學生受到“毒害”。

今年4月底,香港市民陳女士翻看孩子教材時發現,課程配套教材《朗文常識童看歷史2C》一書在介紹內地民生百態時,只選用北京霧霾和雲南地溝油的負面新聞,缺乏正面案例。陳女士說,“相關教師在介紹在國旗和國徽時照本宣科,難以讓學生有深刻印象,而關於內地的負面新聞,則讓學生進行深度分析。”例如,教師讓學生蒐集內地旅客與香港市民發生衝突的新聞報道,並向全班分析彙報,有刻意放大兩地矛盾之嫌。小二的學生還沒有足夠的分析能力,難以作答,陳女士質疑相關偏頗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是否想引導學生產生“仇中”思想。

課外活動同樣被滲透。去年底,“香港學界辯論聯會”舉辦所謂“第一屆全港中學學界辯論比賽”,題庫中的辯題居然包括“重組警隊對香港發展利大於弊”、“香港人應爭取‘香港獨立’”等等。課外活動理應從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透過比賽建立其正確的價值觀,讓校園恢復寧靜。然而,主辦單位以“捍衛言論自由”爲名,設置不符合道德價值觀念及企圖將校園政治化的辯題,與教育界背道而馳。此類活動現在已經成了給學生洗腦的重要渠道。

最後再說說被認爲最具導向作用的考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內地的高考。在今年文憑考試歷史科(卷一)中,有一道題要求學生就試卷提供的材料,回答“是否同意‘1900—1945年間,日本爲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陳述”。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14日表示,試題附帶極爲片面的資料,導致試題具有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得出偏頗的結論,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教育局除予以譴責外,還要求香港考試及評覈局(考評局)嚴肅跟進,向公衆作出合理交代,並全面檢討出題機制,從速改善,以維護文憑考試的公平性、公正性及可信性。

不難看出,香港教育出問題了,而且是極大的問題。現在必須下決心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給千瘡百孔的香港教育做大手術,絕不能任由“毒師”“毒教材”毒害香港青少年。(文丨知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