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2日,德國元帥保盧斯率領德軍第6軍團約9萬餘人,向蘇軍投降。至此二戰中最慘烈的城市攻防戰——“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終以納粹德軍慘敗,蘇聯紅軍獲得勝利而落下了“帷幕”。

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主動權由蘇聯掌握,全人類終於又要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了!

但是掌管人類歷史的“克里奧女神”總是那麼“頑皮”,還是想讓人類多品嚐一下互相殘殺的“苦果”。

一、節節勝利的蘇聯紅軍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之後,納粹德軍損失慘重,兵力損失了大約將近一百九十萬人。此時東線戰場上僅有大約不到四十七萬人的兵力,由於士氣低落,使得戰鬥力大幅下降。

而一年多前還橫掃歐洲戰場的德意志裝甲軍團,同樣損失慘重,由巔峯時期的三千多輛坦克已經銳減到不足五百輛了。在這些剩下坦克中,有大量已經過時的三號坦克,在蘇聯紅軍主力坦克T-34面前,根本毫無招架之功。

反觀蘇聯紅軍經過衛國戰爭一年的戰火洗禮,無論是從兵員數量上,還是從技術裝備上,都已經產生了“質”的飛躍,儼然已經成長爲了一支高強度的機械化軍隊。蘇聯紅軍僅僅在斯大林格勒一線,就集結了60多萬兵力,與正面的納粹的德軍形成了2:1的絕對優勢。

因此蘇聯紅軍在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元帥的指揮下大舉向納粹德軍發起了猛攻,向前推進了數百公里,先後收復了庫爾斯克、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等大片領土。面對前線的頻頻捷報,蘇聯上下都沉浸在即將“消滅法西斯德國,解放全人類”的喜悅之中!

二、“閃電男爵”聞到了血的氣味

臨危受命的德軍名將曼施坦因,於1943年初出任德國南方集團軍司令。面對蘇聯紅軍咄咄逼人的攻勢,這位沙場老將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蘇聯紅軍雖然是節節勝利,但戰線拉得過長,導致兵力過於分散,前方補給出現了困難。這一弱點被曼施坦因靈敏的“戰爭嗅覺”所捕捉。不久曼施坦因親自向德國元首希特勒面陳己見,併力排衆議,否定了此前直接進攻哈爾科夫的計劃。

同時曼施坦因請求希特勒儘快補給一些兵員和技術武器,以求能夠應對蘇聯紅軍的強勁攻勢,並予以反擊。

不久後,曼施坦因的種種請求都一一被得到答覆並落實。武裝親衛隊裝甲軍、第3骷髏裝甲師、七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陸續增援到東線戰場。另外希特勒命令空軍加大東線戰場的空戰力度,令德軍暫時取得戰略性的空中優勢。

時間到了1943年2月下旬,曼施坦因率領的南方集團軍羣,已經準備就緒了。他們這些納粹惡魔們即將給蘇聯紅軍一記“漂亮的左勾拳”!

二、“頓涅茨克行動”行動開始了

此次戰役被德軍統帥部命名爲“頓涅茨克行動”。首先德軍先是引誘蘇聯將領波波夫率領的蘇軍第6軍團及第1親衛軍團深入險境,之後命令事先準備好的第1及第4裝甲軍團,對孤軍深入的蘇軍第6軍團及第1近衛軍團發起猛攻。

與此同時,納粹德軍的武裝親衛隊第1帝國裝甲師隱蔽迂迴到蘇軍波波夫部的側翼,之後出其不意地發起進攻,成功地封鎖通向第聶伯河各條道路,以及完成了這部分蘇軍的包圍,而且還給蘇軍造成了大量傷亡。

武裝親衛隊第2帝國裝甲師則向東北方向前進,會同武裝親衛隊第3骷髏裝甲師於2月22日切斷了蘇軍進攻部隊的補給線。至此蘇聯紅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攻,被曼施坦因橫切爲數段,而且首尾不能相顧。

此時蘇聯紅軍戰場局勢異常危急!

三、蘇聯紅軍的火線救援

蘇軍最高統帥部爲了粉碎納粹德軍凌厲的攻勢,同時也爲了解救被包圍的蘇軍波波夫部,命令沃羅涅日方面軍將其主力第3坦克軍團馳援西南方面軍。由於缺乏足夠的燃料及彈藥,所以第3坦克軍團被迫將攻擊行動推遲至1943年3月3日開始。

蘇軍第3坦克軍團在進攻之初,便遭到德國空軍的斯圖卡特俯衝式轟炸機的空中打擊。同時納粹德軍的武裝親衛隊第3骷髏裝甲師則在空軍的有力支援下,向作爲第3坦克軍團先頭部隊第15坦克軍發起了猛攻。不久,其他的納粹德軍部隊與第3骷髏裝甲師會合,同時也完成了對第15坦克軍的戰略合圍。

第3坦克軍團轄下其他部隊,也在納粹德軍第3骷髏裝甲師與第2帝國裝甲師共同打擊下陷入重重包圍之中。數日後,蘇聯紅軍第3坦克軍團的補給被納粹德軍徹底切斷,剩餘的蘇聯紅軍發起突圍行動,結果遭到來自天上和地面的猛烈打擊,只有少數人突出重圍。

四、此次戰役的結果

在蘇聯第3坦克軍團覆亡之後,深陷重圍的波波夫部不久也被納粹德軍殲滅。戰爭的“天平”又重新倒向了納粹德國。曼施坦因率領着不久前還一敗塗地的納粹德軍高歌猛進,一路追擊敗退的蘇聯紅軍,以求擴大戰果!

哈爾科夫——這座著名的蘇聯重鎮,在面對重新武裝的牙齒的納粹“強盜”,仍然進行不屈不撓的抵抗!雖然在此期間,蘇聯紅軍也曾多次擊退過納粹德軍瘋狂的進攻,並且還試圖與其他兄弟部隊取得聯繫,但是終究敵我力量懸殊,不得不撤退。

哈爾科夫陷落了,蘇聯紅軍在頓涅茨克河的防線也徹底崩潰了。納粹德軍乘機又重新佔領了大片蘇聯領土。不過好在,惡劣的天氣又再一次解救了蘇聯,納粹德軍的進攻不得不停止。

納粹德軍的頓涅茨克行動共殲滅蘇聯紅軍52個師,總計70,000 - 80,000人。其中大約45,200陣亡或失蹤,另有41,200人受傷。

另外納粹德軍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僅本次戰役的“功臣”武裝親衛隊裝甲軍就損失了44%的兵力,包括大約160名軍官及4,300名在役人員。

面對納粹德軍在東線戰場所取得的“巨大勝利”,納粹元兇希特勒再一次衝昏頭腦,沒有聽從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等德軍沙場老將的勸說,一意孤行發動所謂的“先發制人的方式”的戰役,不顧前線實際情況,命令由南方集團軍及中央集團軍聯合對庫爾斯克突出部實施大規模進攻。

以上希特勒種種荒謬的舉措,最終導致庫爾斯克戰役的爆發,也敲響納粹德國的“最後喪鐘”!

結 語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離現在的人們漸漸遠去,但無論是慘烈程度,還是涉及範圍之廣都是曠世之最。

他給人類帶來的反思也是深遠的和值得啓迪的,戰後德國與蘇聯走上了兩種不同的發展道路。德國鑄劍爲犁,經過幾十年的奮鬥,不僅清理戰爭遺留下來的“殘垣斷壁”,而且經濟上得到了高速發展。2018年,德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了48196美元,走在世界發達國家的前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