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趙雲武力值從沒有衰退過,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年齡、任何戰鬥形勢下,趙雲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這一點上比張飛強得太多了。論戰鬥持久力,趙雲在張飛之上。

同樣爲蜀漢五虎上將,同樣以“

勇猛

”之名威震三分,同樣在三國武力榜中上儕身於“

超級猛將

”的行列。

那麼,趙雲和張飛相比,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很多時候,咱們討論三國猛將的武力值往往是從某一兩場戰鬥或者某個方面的表現來進行分析,今天咱們放寬眼界,從各個角度來一次通盤考量。


一、對付實力超過自己的敵人

三分時代武力值明顯在諸位猛將之上的唯有一人,就是天下第一勇士呂布。張飛和呂布總共有過四次廝殺:虎牢關

“酣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再與關羽聯手夾擊三十合,

“戰不倒呂布”

;徐州夜戰,張飛醉酒不能力戰,呂布

“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過甚

”;小沛城外,張飛與呂布惡戰

“一百餘合不分勝負”

;下邳再鬥,張飛擊退高順和呂布的車輪戰。


張飛四鬥呂布,從“

五十餘合

”戰到百餘合,再擊退之,愈戰愈強,表現一次比一次好,

是呂布一生中唯一一個心生“忌憚”之意的猛將。

趙雲戎馬一生,從未與武力值超過自己的敵人打鬥過。但從原著中的記述來看,趙雲還達不到令同層次的“

超級猛將

”忌憚的效果。從這一點上看,張飛要略勝一籌。


二、對付實力與自己相近的敵將

張飛的戰鬥生涯中對戰過兩個實力在同一層次上的敵人:許褚和馬超。張飛在延津渡阻擊曹軍敗兵,許褚

“不敢戀戰,奪路而走”

;葫蘆口伏擊戰,張飛擊退騎着無鞍馬的許褚和張遼、徐晃的三將圍攻;褒斜道張飛劫糧,許褚因

“酒醉敵不住張飛”

,被張飛一矛挑中肩臂,直接剔出了“

超級猛將

”的行列,從此再沒在戰場上露過面。張飛葭萌關戰馬超,連鬥三局二百餘合旗鼓相當。

趙雲也對戰過兩個“

超級猛將

”:磐河之戰中,爲救公孫瓚,與文丑大戰

“五六十合不分勝負”

;穰山之戰,與許褚對戰

“三十合不分勝負”

,隨後在重圍中突破了許褚、于禁、李典的包圍圈。

從對戰同級別猛將的表現來看,張飛三次碾壓許褚,老了的時候還能夠戰平馬超。趙雲少年出場戰平文丑,青年時代戰平許褚。兩相比較,張飛的表現要更勝一籌。


三、對戰低一級別的敵將

張飛對戰過的低一層次將領有:夏侯淵、徐晃、張遼、張郃。汝南之戰,張飛

“奮力”

擊退夏侯淵;徐州突圍,張飛陷伏,左衝右突遇到徐晃,

“大殺一陣”

,樂進到來,張飛突而走;葫蘆口伏擊戰,張飛打退過張遼、徐晃和許褚的合力抵擋;巴郡、宕渠、瓦口關三鬥張郃,皆擊退之。

趙雲對戰過的低一級別猛將有:麴義、高覽、張郃、徐晃、夏侯惇。磐河之戰,趙雲

“戰不數合”

槍挑麴義;穰山突圍,趙雲衝陣挑翻高覽,隨後三十合打敗張郃;博望坡戰不十合,詐敗夏侯惇;長坂坡懷抱幼主,與張郃

“戰不十合”

奪路而走;烏林道擊退徐晃與張郃的聯手;米倉山震懾張郃、徐晃

“心驚膽戰”

不敢迎戰。

對付實力低一階的敵人,趙雲是完全佔據上風,還有斬獲,明顯比張飛的表現要好。


四、斬殺敵將的數量

死在張飛矛下的敵將總共有:鄧茂、高升、曹豹、紀靈、陳孫、呂翔、夏侯蘭、夏侯傑、周善,總共十名。

死在趙雲槍下的敵人就太多了:麴義、裴元紹、高覽、張武、呂曠、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鍾縉、鍾紳、邢道榮、劉睃、馬漢、焦炳、慕容烈、朱然、金環三結、韓瑛、韓瓊、韓琪、韓德、蘇顒、朱贊。有名有姓的總共有二十三名,這還不含長坂坡突圍中幹掉的五十餘個無名曹將。

要看斬將效率,趙雲明顯要比張飛高出一大截去。


五、擒敵數目

張飛的戰鬥生涯中總共生擒過三名敵將:赫萌、劉岱、嚴顏。

趙雲一生中在戰場上生擒過四名敵將:陳應、吳懿、孟優、韓瑤,還逼降了邢道榮。

論擒拿技巧,趙雲也要勝過張飛。


六、戰鬥持久力

張飛打過回合比較多的戰鬥:虎牢關戰呂布五十餘合,小沛戰呂布百餘合,葭萌關戰馬超陸續二百餘合;瓦口關戰張郃

“三五十合”

趙雲三十合以上打鬥只有兩次:磐河戰文丑

“五六十合”

,穰山戰許褚三十合。但穰山突圍,趙雲從

“天黑時分”

打到次日天明;長坂坡之戰,七進七出,斬將五十餘員,至少也有數百合。

論戰鬥持久力,趙雲在張飛之上。


七、突圍能力

張飛有三次被圍,徐州遭到呂布夜襲,在

“十八騎燕將”

保護下突圍而出,丟下劉備家小;徐州城外,張飛與劉備偷襲曹營陷伏,張飛突圍而走,丟下了大哥劉備;雒城被張任和吳懿包圍,

“進退不得”

,被趙雲救出。

趙雲就不必細說了,趙雲的突圍能力如果在三分時代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趙雲突圍還有個鮮明特點――斬將破圍,敢圍趙雲幾乎和尋死沒有什麼區別。還每次都能救人,如公孫瓚、劉備、簡雍、糜竺、阿斗、張飛、黃忠、關興、吳班等人。趙雲唯一一次突圍失敗是七十多歲時在鳳鳴山被困,被關興、張苞救出。


八、武力值維持能力

從張飛的戰鬥生涯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有一個明顯的成長期、上升期、巔峯期和衰退期,呈現出拋物曲線的形式。如鎮壓黃巾軍到虎牢關之戰,五十餘合戰平呂布,發展到小沛城外百餘合與呂布旗鼓相當,再後來擊退高順與呂布的車輪戰,達到巔峯時代。赤壁之戰後,張飛的斬殺率劇降,武力值明顯開始衰退,到了瓦口關之戰,甚至與張郃打成“

三五十合

”陷入低谷。


趙雲是三國諸將中武力值維持得最好的,從出場亮相一直到年過七旬,一輩子都非常能打,沒有明顯的衰退期,武力值基本上呈現爲一條平線。這也與趙雲自我剋制力強,潔身自好有很大的關係。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

如果論武力值的最高點,張飛肯定要超過趙雲。

張飛是三分時代唯一一個能夠硬磕呂布的猛將,其他人都不具備抵擋呂布百餘合不落敗的實力。

但要論一生中的整體表現,趙雲要遠勝張飛。

趙雲武力值從沒有衰退過,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年齡、任何戰鬥形勢下,趙雲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這一點上比張飛強得太多了。


那麼,如果我們點兵派將,應該選擇張飛還是趙雲呢?很明顯,如果敵將的武力值比較強悍,應該派張飛去,張飛比較擅長對付強敵。如果戰場形勢比較複雜,那就必須得選擇趙雲,因爲趙雲能力比較全面,善於應付各種不同的戰況。

但我們必須明白,打起仗來,能遇到幾次呂布這樣的勁敵?非常罕見,而武藝低一階的敵將可就太多了。所以說,要說實用,還是趙雲,什麼時候用着都放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