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ADB)週五表示,今年全球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在5.8萬億-8.8萬億美元間,幾乎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較其稍早估計增加一倍以上,因防疫封鎖措施癱瘓了經濟。

  亞行的預估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4%-9.7%,比其4月的預測糟糕。亞行4月預估全球經濟損失可能在2.0萬億至4.1萬億美元之間,取決於防疫封鎖措施實施的時間有多久。

  “這個新的分析呈現出新冠肺炎可能造成極重大經濟影響的廣泛前景。”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說,“它也凸顯出政策干預可發揮重要作用,幫助降低經濟損失。”

  亞行指出,區間高端是假設對移動和企業的限制舉措持續六個月;區間低端則假設持續三個月。

  在此次衛生危機導致中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實際上陷入停滯後,幾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增加,引發廣泛的旅行限制和居家令。

  全球近30萬人因病毒引起的併發症死亡,感染病例超過430萬。

  亞洲開發銀行(ADB)稱,爲控制疫情蔓延而採取的措施在亞洲可能造成1.7萬億至2.5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1萬億至1.6萬億美元之間。

  旅行限制和封鎖措施可能使全球貿易減少1.7萬億至2.6萬億美元。

  全球央行積極行動,採取緊急降息和財政刺激措施,幫助抗擊疫情。疫情導致金融市場重挫,引發對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的擔憂。

  亞行建議加強衛生系統,以及收入和就業保護,以避免更加艱難的復甦。亞行說,各國政府採取的持續措施可能會將疫情的經濟影響降低至多40%。

  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顯示,全球可能會失去1.58億至2.42億份工作,其中70%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詹姆斯·維拉福特表示,由於亞洲製造業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該地區在失業人口中所佔比例更大。

  維拉福特說,雖然製造業和酒店業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但其他行業的熟練工人也可能面臨臨時工作崗位的流失。

  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在網上新聞發佈會上說,隨着消費和投資的下降,全球的工資水平將會下降,尤其是美國和歐洲。

  他說:“這是一種健康風險,並不是由根本的經濟問題造成的。”“明智的衛生政策和遏制政策確實是關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