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想要讲述的核心,其实依旧是“孤独感”与“羁绊”的故事,这和新海诚(除了《追逐繁星的孩子》外)的每一部作品的主题都一样。

但是在《天气之子》中,这是新海诚对于这一主题的一次“破题”。作品更具体的引入了现实的比重,让本来只围绕着主角旋转的世界,渐渐的有了自己的运行轨迹,让这个世界系的作品,沾了点写实的味道。也是因为这样,虽然我个人对《天气之子》本身不那么感冒,但是比起看完《你名》之后,我对新海诚的下一部作品有了更高的期待。因为,《你名》虽然让我看到了高超的叙事能力,但是对于主题的挖掘,却开始单调了;而《天气之子》却让我更确信新海诚自己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有着更高的野心。

但是即便如此,针对《天气之子》本身,我也相信他的叙事是有着问题的。这个故事的逻辑非常简单,所以不存在什么大问题。我个人纠结于叙事的,还是新海诚基调的选取有点矛盾。作品明明想要挖掘的主题,需要的是一个有现实感为基础的基调,但是作品中期大篇幅的《你名》式欢乐,让作品在开篇所铺垫好的冰冷色调,一下子烟消云散。

这就导致了在后面情绪急转直下之后,观众的情绪不好跟上,才会导致很多观众出戏。所以即便作品有着动人的主题,我也能够理解很多观众因为叙事本身的误导而无法看出这层主题。这才是我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问题,明明是一个作者性碾压商业性的作品,却还是用着商业性极强的叙事手段去尝试讨好最多人,但到最后,却有点两头不到岸。

我不知道这是新海诚自己的选择,还是资方因为《你名》的成功,迫使新海诚选择了这套商业化的叙事架构。但是我还是相信有了《天气之子》的经验之后,新海诚一定能够在下一部作品带给我们一部,叙事能力更好,主题也更加精致的作品。

枪的使用我也觉得草率了一些,就有种要用就该用的更彻底,但是却把这个元素用的很肤浅的感觉;就如你所说如果设计的高明一些应该能够想出比枪更有意思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其实也就是加剧戏剧张力以及让男主有突破桎梏的一个手段,我自己倒是没在意那么多。

对于针对男主的设计,我倒是认为这层冰冷感铺垫的不够到位;我认为最后男主选择救女主而不顾外面的世界的这层抉择,背后的核心就在于为什么我要救出和我关系不大的世人,而不救那个带给我温暖的女主。所以我哦认为作品做的不够的,就是现实其实还不够针对男主;而不是前面铺垫一下,中间遗弃这层基调,后面想起来了又立刻让警察全城追捕男主,才开始又处处针对男主。观众情绪的落差,就出现在这点上。

说起男女主情感的处理,其实新海诚绝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特别仔细的和你交代男女主是如何爱上对方的;但是过往的作品多数是围绕着两人旋转的世界系,加上抒情的力度足够,所以观众不会对此那么较真。来到天气之子,因为刚才我说的基调铺垫不足,所以观众的情绪会出现断层;也因为世界不够冰冷,就无法显现出女主所带来的温暖为什么对于男主来说如此重要了。因此同样的,在我看来本作最大的关键问题,在于基调的铺垫不够明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eva和多罗罗和这样的结局有些相似,但没那么多争议,我觉得现在天气之子结局的争议压根不在于价值观,而是观众认知产生了错位,一方认为三年大雨必然造成洪灾,上万人流离失所,一方认为只是让东京回归原本,只是让人们改变生活习惯,我觉得诚哥用了商业化的处理方式处理了作者性的结局,想两边讨好结果引发争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