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奇葩應援粉絲的熱度還未涼,現又有衆明星發文怒斥“私生飯”(指藝人明星的粉絲裏行爲極端、作風瘋狂的人)。頻上熱搜,最近一些粉絲很“鬧心”。隨着記者深入調查發現,一條以“私生飯”爲主要買家的明星代拍產業鏈漸漸浮出水面。

“私生飯”的問題由來已久,不僅藝人長期受其困擾,而且一些過激的“私生飯”行爲已開始干擾到公共秩序,極大損害公共利益。然而,這份正常人眼中應該理性勸導的狂熱,在有的人眼中,反而成爲一門“生意”。一條代拍服務產業鏈應運而生,上到提供藝人行程、身份證等隱私信息,下到實地跟蹤代拍。只要“私生飯”有需要,肯出錢,就有人服務。

如此“人性化”的代拍服務,所造成的影響卻是“反人性”。餵飽這些原本就顯病態的需求,結果讓“私生飯”“胃口大開”,愈陷愈深。同時,又爲這一灰色產業提供更多滋生的土壤。兩者惡性循環,讓藝人深受其害,路人無辜受擾。

當前,出於取證難、官司時間成本大等方面考慮,不少藝人一般不會起訴代拍,大多選擇發文控訴指責代拍者。但是,藝人不願起訴,並不代表着代拍就可以肆無忌憚。代拍者若涉嫌擾亂正常公共秩序,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可交由公安機關處理。倘若涉及兜售或非法獲取個人隱私,更觸及刑法,最高可能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要徹底解決此類亂象,代拍者只是“標”。如何處理好“私生飯”這一核心問題,纔是治本。對此,除了需要藝人積極引導粉絲理性追星外,有關部門更要主動作爲,從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及維護公衆秩序的角度出發,出臺相關的規則,對代拍的買賣雙方都要有相應的懲罰。特別是對“私生飯”而言,要讓他們知道“痛”,纔會有所收斂。           (陳文傑)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