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用智能引领快乐走进新的领域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加强军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我军组建了南京军事学院。到了1954年8月,南京军事学院针对我军的高级将领,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战役系,当时共有52名高级将领进入战役系学习。不久之后,1955年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而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的52名高级将领都参加了授军衔,而且都是将一级军衔。因此,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也有了“将军系”的美名。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在1955年授军衔的时候,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52名高级将领,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在当时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的52名高级将领之中,有5名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有23名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有24名被授予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其中,被授予上将的军衔的5个人,分别是杨得志(当时的职务是济南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当时的职务是炮兵司令员)、刘震(当时的职务是空军副司令员)、李天佑(当时的职务是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韩先楚(当时的职务是中南军区参谋长)。
二、而当时被授予中将军衔的23名高级将领分别是,廖汉生(当时担任西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震(当时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谭希林(当时担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杜义德(当时担任志愿军第3兵团副政委)、李作鹏(当时担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罗元发(当时担任西北军区空军部司令员)、匡裕民(当时担任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吴克华(当时担任海南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当时担任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道邦 (当时担任华北军区第65军军长)、卢胜(当时担任志愿军第23军政委);
刘忠(当时担任南京军事学院物资保障部部长)、刘转连(当时担任中南军区第41军军长)、李成芳(当时担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吴富善(当时担任中南军区空军政委)、张祖谅(当时担任华东军区第60军军长)、张翼翔(当时担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陈先瑞(当时担任志愿军第19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周志坚(当时担任华东军区第31军军长)、郭鹏(当时担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黄新廷(当时担任志愿军第1军军长)、秦基伟(当时担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温玉成(当时担任东北军区第40军军长)。
三、被授予少将军衔的24名高级将领分别是,贺晋年(当时担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丁盛(当时担任志愿军第54军军长)、邓少东(当时担任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刘贤权(当时担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李夫克(当时担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肖文玖(当时担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参谋长)、何以祥(当时担任山东军区参谋长)、梁仁芥(当时担任志愿军第1军政委)、谢明(当时担任志愿军第54军政委)、谢振华(当时担任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詹化雨(当时担任总参谋部测绘局政委)、江燮元(当时担任海南军区兼第43军参谋长);
刘永源(当时担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李化民(当时担任中南军区第44军副军长)、杨尚高(当时担任西南军区后方勤务部政委)、肖永银(当时担任华东军区第12军军长)、肖全夫(当时担任志愿军第46军军长)、陈宏(当时担任华东军区第28军军长)、罗通(当时担任装甲兵干部部副部长)、赵俊(当时担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查玉升(当时担任昆明军区第14军副军长)、贾陶(当时担任高级炮兵学校校长)、贾若瑜(当时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处长)、黄荣海(当时担任中南军区第43军副军长)。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