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捨得分封功臣是劉邦能夠吸納人才,擊敗項羽的重要原因。彭城之戰失敗後,站穩腳跟的劉邦曾表示願意捨棄關東土地,以求得人才幫助他消滅項羽,當時張良便推薦九江王黥布、彭越和韓信三位人選。事實上他們三人後來均被封爲王。此外,楚漢戰爭中,張耳、韓國公族後裔韓信、吳芮和臧荼也被封王。
漢三年楚軍不斷進攻漢軍甬道,使得漢軍糧食供給出現危機。劉邦與酈食其商議如何削弱項羽實力,後者建議劉邦分封六國後裔爲王。後來劉邦告訴這個計謀時,張良立即反對酈食其的計策。爲什麼同樣是分封,爲何張良要反對六國後裔爲王呢?
《資治通鑑》:
漢王問羣臣曰:“吾欲捐關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張良曰:“九江王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彭越與齊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損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
張良推薦三個人,不是與項羽不和,就是站在項羽的對立面。確定人選後,九江王黥布被漢使者隨何勸反,彭越接受劉邦調遣,而韓信帶領大軍消滅其他諸侯國。
劉邦帥軍攻入關中,又進入漢中,韓國後裔韓信一支追隨他。進入漢中後,韓王信(區別大將軍韓信)曾向劉邦進言,項羽分封不公,隨從士兵又大多是關東人士,劉邦可以利用他們歸鄉心切,與項羽爭奪天下。東出漢中後,韓王信作戰又十分英勇。另外項羽廢除分封的韓王安,韓王信又是戰國韓國王室後裔,擁有一定的號召力。所以他才被分封爲韓王。
張耳被陳餘擊敗後,跟隨大將軍韓信東征西討,被後者推薦封王。當然劉邦也是考慮他在趙地的影響力。燕王臧荼原是項羽所封,後來迫於韓信的軍事壓力才投降劉邦,這也保留了他的稱號和國土。至於吳芮,他地處南方,楚漢戰爭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劉邦,所以他的封國和稱號也得到了保留。
總之劉邦分封的一干人馬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是擁有不可小覷的實力。
相反,酈食其主張分封六國後裔,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除了沒有消滅的齊國和項羽外,其他地區割據不是被劉邦兼併,就是導向劉邦。如果分封六國後裔,意味着劉邦要把佔領的領土分封給一羣沒有軍事實力的人。原本要削弱項羽,反而先削弱了自身。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引用荀悅關於如何決斷:
“夫立策決勝之書,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勢,三日情。形者,言其大體得失之數也;勢者,言其臨時之宜、 進退之機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實也。故策同、事等而功 殊者,三術不同也。”
概括起來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酈食其不能分辨情形不同,提出的相同的策略,卻走向了反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