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洋军阀各系的将领中,郭松龄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一位。
第一,郭松龄这个人的志向远大,常常以祖先郭子仪为傲,立志要当大官报效祖国;第二,郭松龄接受过高级军校的良好教育,这个人的军事天赋不错,而且也非常用功,是个大将之才;第三,郭松龄的思想很前卫,在政治、经济、军事也都有着先进的发展理念。
而且郭松龄的运气也不错,有幸被少帅张学良所赏识,并委以重任信任有加。
但在1925年11月21日,郭松龄对外发出讨伐张作霖通电,正式宣布反叛张作霖,还提出三大主张:一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张作霖下野,法办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
郭松龄之所以反奉,其实和两次直奉战争有很大联系…
这两次直奉战争奉系一负一胜,但这两次战争中郭松龄却无败绩,尤其是第二次中,郭立下了大功,非但没有得到张作霖的嘉奖,反而还与张作霖的出关政见相左被批驳,又深受杨宇霆等人的政治排挤,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外部势力冯玉祥又暗送秋波,所以郭松龄就有了取张作霖而代之的想法。
郭松龄确定反叛后,亲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把奉军主力全部压缩到了辽河东岸据守,按照郭军势如破竹的大好形势来看,是完全能够靠武力夺取张作霖的权力,但为何会失败呢?
第一,郭松龄交友不慎,被冯玉祥、李景林所利用出卖。
冯玉祥是有名的倒戈将军,说出去的话如同放出来的屁,只会做对自己有利可图的事,包括与郭松龄结盟,是想挑拨奉系间的内部矛盾,让奉系陷入内耗,从而在奉系内耗两败俱伤之际从中渔利,冯玉祥并没有对盟友郭松龄提供任何实质上的援助。
而郭松龄、冯玉祥、李景林三人原先的协同作战规划也沦为一纸空文,在郭松龄跟奉军在前线火拼之时,冯玉祥和李景林却内讧打了起来,致使郭军孤立无援,孤军深入被灭掉。
第二,郭松龄是反日派,张作霖是亲日派,所以郭部遭到了日本关东军打击。
在郭军马上要拿下沈阳的时候,日本关东军的介入令战局发生了扭转,日军还派出了轮番的空军空袭郭军阵地,并调两个师团拱卫奉天,最终郭松龄的南北双线策略失灵,并在奉军和关东军的双重打击下军事行动失败,最终郭军内部率先生变,兵将众叛亲离,郭松龄本人也兵败身亡,外国势力的干预是其失败的主因。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