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古代名戟的槍桿都是複合材料,槍桿的內芯採用的材料是牛筋木,其韌性特別好,即便是突然遭受了大力的攻擊也不會折斷,而是會直接彎曲。使用柘木進行製作,在做完之後,然後再用各種膠進行粘合,外面纏上各種的麻繩,這樣做出來的戟杆往往能夠受住更大的力量,這種製作戟杆的成本可以說比前一種要低,可以在進攻的時候不被折斷,但是與之相比製作工藝卻非常的複雜。

古代打仗的時候,都是使用冷兵器,兵器的種類有很多,各式各樣的。但是戰場上主要用刀槍、箭矢這樣的冷兵器。今天主要來介紹一下,長槍這種兵器,它適用於步兵、騎兵,使用起來靈活多變,所以很多將軍訓練自己部下的時候,都喜歡讓士兵們練習長槍,希望能組織出強大的槍兵隊伍。古代有很多使槍的名將,像馬超、岳飛等人都能一槍將敵人挑下馬,他們的軍隊也同樣善使槍法,攻城略地如狂風驟雨般,十分強悍。


古語云:一寸長,一寸強。在大規模戰場上,長兵器遠比短兵器佔優,因此長槍在軍隊可以說是制式裝備,用量比較大。特別是大軍團陣型作戰過程中,士兵之間緊密靠近,互相用戟防守進攻,戰鬥力就更加強悍。所以戟這種武器的質量也有很很嚴格的要求,畢竟打仗不是兒戲,武器的好壞程度甚至可以左右一場戰局。鐵製長戟手感非常差。大家應該都摸過鐵棍子,握在手裏並不算特別舒服。熱的時候,滾燙的;冷的時候,冰冷的。


純木質槍桿更不可能,非常容易折斷,傷到自己都是有可能的。其實古代名戟的槍桿都是複合材料,槍桿的內芯採用的材料是牛筋木,其韌性特別好,即便是突然遭受了大力的攻擊也不會折斷,而是會直接彎曲。手臂錄》記載"槍材以徽州牛筋木爲上,劍脊木次之,紅棱勁而直"。《武備志》中也有"槍桿稠木第一,合木次之"。在牛筋木的外圍是一層竹片,用藤條和絲線進行緊密地纏繞。最後在外面塗上一層生漆,讓他們能結合在一起。


還有一種製作方法。使用柘木進行製作,在做完之後,然後再用各種膠進行粘合,外面纏上各種的麻繩,這樣做出來的戟杆往往能夠受住更大的力量,這種製作戟杆的成本可以說比前一種要低,可以在進攻的時候不被折斷,但是與之相比製作工藝卻非常的複雜。價格方面也很高的,對於許多人來說傾家蕩產也是買不起的,所以說很多時候這種長戟都是給一些有過戰功的人來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