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甚至在1989年,蘇聯窮途末路之時,仍居住在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已經不足1萬。而當斯大林掌握最高權力,托洛茨基被排擠出蘇聯後,此地建猶太人自治州的計劃,自然無疾而終。

人類有記錄以來的數千年文明歷史中,猶太民族大概是絕無僅有的奇蹟了,在國家滅亡2000多年之後再次復國,並且成爲中東一個打不死的小強,一次次攪動世界風雲。再加上猶太人比例冠絕全球的富翁、科學家等,雖然人數並不多,但猶太人和以色列在世界的知名度卻極高。衆所周知,自國家滅亡之後,流浪的幾千年來,猶太人無時無刻的不想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家園。曾經的非洲、中東,甚至包括中國東北地區,都曾是猶太人試圖選定的定居點。而早在以色列建國之前的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也曾在遠東地區給猶太人劃分了一片區域,這片區域就是在黑龍江北部地區,這塊兒地區原屬於中國,在晚清時期,被沙俄通過《璦琿條約》強佔。對於猶太人來說,這似乎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天賜良機”。

然而在蘇聯存在的幾十年間,猶太自治州從1934年成立到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猶太自治州內的猶太人,始終沒有超過5萬,猶太人數量在整個自治州人口中,一直處於絕對少數。顯然,這個所謂的猶太自治州名不符實,爲什麼猶太人不願意遷入呢?第一,地理位置過於偏僻。對於核心和精華地區位於歐洲的蘇聯來說,距離首都萬里之遙的遠東地區,歷來是俄羅斯荒涼和環境惡劣的代名詞,西伯利亞地區也歷來是俄羅斯發配和流放的地方。因此,猶太自治州還在西伯利亞的最東部,這對於絕大部分居住於歐洲的猶太人來說,太過偏遠,也太過荒涼。

沙俄時代,俄羅斯境內最高時擁有500多萬猶太人,是全世界猶太人最多的國家。事實上,蘇聯十月革命的領導人中,也有許多都是猶太裔,如蘇聯紅軍的主要締造者托洛茨基、ZZJ委員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都出身猶太人家庭。蘇聯境內的猶太人最先選擇的自治區位置,是烏克蘭南部和克里米亞半島北部的地區。顯然,猶太人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刁鑽,這塊土地肥沃、環境優美、氣候適宜、資源豐富的地區,的確是完美的選擇。

然而,蘇俄高層斯大林等人卻並不贊成。他們反對的理由也很充分,此地人煙稠密,面積狹小,地處戰略要地,如果上百萬的猶太人遷至此地,必然加劇矛盾,因此此計劃無疾而終。而當斯大林掌握最高權力,托洛茨基被排擠出蘇聯後,此地建猶太人自治州的計劃,自然無疾而終。最終,斯大林在遠東地區選擇了設置猶太自治區。第二,雖然名叫自治州,但實際上前蘇聯賦予猶太自治州的權力並不多,猶太自治州和蘇聯境內的其他州等行政區的權力,並沒有什麼差別。因此,名不符實的自治州,自然也無法吸引多少猶太人遷入。第三,前蘇聯,尤其是斯大林上臺後,實行的大俄羅斯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相當程度上擠壓了蘇聯境內其他民族,包括猶太人的生存空間,這進一步增強了境內猶太人的離心力。第四,二戰後,隨着美蘇之間關係惡化和冷戰的開始,蘇聯對於猶太人的政策也大不如從前,尤其當以色列建立後,以色列和蘇聯的關係更極爲糟糕,而顯然,以色列對於猶太人的吸引力遠強於蘇聯猶太自治州,這當然又進一步加強了州內的猶太人進一步流失。

甚至在1989年,蘇聯窮途末路之時,仍居住在猶太自治州的猶太人已經不足1萬。這個所謂的猶太人自治州,除了名字,已經沒有什麼猶太特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