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戰爆發後,紅30軍改編爲留守兵團第三團,閻紅彥任團長,到了1949年閻紅彥此時已是第三兵團副政委,重慶解放後他就留在當地工作,1952年當選爲四川省委書記,1955年授銜前時,毛主席曾說過“這次上將的名單中,一定要有陝北紅軍的代表。要看他的資歷和戰功,還有一條原則就是已離開部隊的同志不參與授銜,比如解放戰爭時期,曾任第13兵團司令的程子華,就因已擔任山西省委書記而與授銜擦肩而過,但事事都有例外,55年曾任四川省委書記的閻紅彥卻參與了授銜,還被授予上將銜。

1955年授銜時,那些爲民族獨立和新中國成立作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大都被授予將銜,成爲令人敬佩的開國將軍,而被授予何銜?要看他的資歷和戰功,還有一條原則就是已離開部隊的同志不參與授銜,比如解放戰爭時期,曾任第13兵團司令的程子華,就因已擔任山西省委書記而與授銜擦肩而過,但事事都有例外,55年曾任四川省委書記的閻紅彥卻參與了授銜,還被授予上將銜。

其實以程子華的資歷,參加授銜的話可以授上將的,兩人當時職務相當,爲何閻紅彥就可以參加授銜呢?這還要從他的閱歷說起。
1909年,閻紅彥生於陝西安定,15歲那年,駐守安定縣城的李象九營貼出招兵啓示,閻紅彥就報名參了軍,當時李象九看他小夥子長得挺精神,就安排他在身邊當了勤務兵,李象九營一共3個連,一連長就是謝子長,當時李象九和謝子長都是黨員,在他們影響下,閻紅彥在第二年加入了我黨。
1926年10月,閻紅彥跟着李、謝兩人領導了清澗起義,起初起義很順利,一度攻佔延川、宜川等數縣,兵力發展到1700餘人,但敵人很快集結重兵開始圍攻起義軍,起義部隊漸漸失利,最後只剩下幾十人,他們只能分散各處慢慢發展,閻紅彥也回老家準備組建游擊隊。

1932年1月工農紅軍陝北游擊隊成立,謝子長任總指揮,劉志丹任副總指揮,而閻紅彥任第一支隊支隊長,在三人指揮下,陝北紅軍游擊隊發展迅速,後來相繼建立第四、第五支隊,並且創建了安定、延川根據地,不過在河口戰鬥中,在前線指揮作戰的謝子長被子彈擊中胸部,身負重傷,因爲根據地醫療條件實在簡陋,他的傷勢不但沒有好轉,還繼續惡化,1935年2月21日謝子長病逝於安定,年僅38歲。

1936年3月,劉志丹率軍參加東征戰役,東渡黃河後紅28軍一路行軍順利,取得不少大勝利,但在4月14日的三交鎮戰鬥中,劉志丹中彈犧牲,年僅33歲,紅軍由政委宋時輪帶領繼續前進,而這時閻紅彥剛擔任紅30軍的首任軍長,至此,曾爲陝北紅軍的創始人,謝子長和劉志丹先後犧牲,閻紅彥成爲陝北紅軍的代表人物,

抗戰爆發後,紅30軍改編爲留守兵團第三團,閻紅彥任團長,到了1949年閻紅彥此時已是第三兵團副政委,重慶解放後他就留在當地工作,1952年當選爲四川省委書記,1955年授銜前時,毛主席曾說過“這次上將的名單中,一定要有陝北紅軍的代表!我看閻紅彥就是陝北紅軍的代表!”,授銜儀式時,閻紅彥被授予上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