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行说到匈奴后极力破坏汉匈和亲,不断为匈奴出谋划策,策动袭击汉朝边郡和发起战争等,因此被称作历史上第一个汉奸。既然《周易衍义》中指汉朝的奸臣,再结合民族败类的含义,我们就谈一谈汉朝出现的最大汉奸——中行说。

这个词,从字义上理解,应该是指汉民族的败类。《辞海》给“汉奸”下的定义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指中华民族的叛徒。因此,“汉奸”这词还有个古今、专利之分(只属于中国人的专利)。
汉奸这词起源何时,恐无法考证,但西汉以前肯定还不曾出现过,因为那时还没有“汉”;汉朝至北宋期间,恐怕也不存在,因为史料记载的一些民族败类中,比如秦桧以前统称“败类”,秦桧以后才有“汉奸”这个词出现。
但“汉奸”一次,最早书面记载出现于元代胡震编纂的《周易衍义》,指汉朝的奸臣。《周易衍义》卷六云:“李固欲去汉奸而反遭羣小之毒吝也,然志在去奸,于义何咎?葛亮欲殄汉贼而反遭街亭之毒吝也,然志在殄贼,于义何咎?”汉奸与汉贼为对称。
既然《周易衍义》中指汉朝的奸臣,再结合民族败类的含义,我们就谈一谈汉朝出现的最大汉奸——中行说。
中行说,西汉文帝时人,原为宫廷太监。当时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立,号老上单于。汉文帝鉴于国内不稳,各路诸侯对帝位虎视眈眈,且国力尚未恢复,无力与强大的匈奴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于是,汉文帝决定继续与匈奴和亲,并让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前往,中行说不肯去,被汉廷强行派遣。怨恨之下,他对汉文帝说:“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肯定会威胁汉国。”文帝只当他在说气话,也不以为意。
由此,中行说对汉王朝怀恨在心,到匈奴立刻归降,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宠信,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
最初,匈奴喜欢汉朝的缯絮和食物,中行说劝告:“匈奴的人口总数,抵不上汉朝的一个郡,然而所以强大的原因,就在于衣食与汉人不同,不必依赖汉朝。如今单于若改变原有风俗而喜欢汉朝的衣物食品,汉朝给的东西不超过其总数的十分之二,那么匈奴就会完全归属于汉朝了。”
当时匈奴是一个文化相当落后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中行说担挡了匈奴人文化上的的扫盲老师,他把我们汉字教给匈奴人,让他们学会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知道他们拥有多少个奴隶,而许多匈奴人,也终于知道他们有多少头牛羊,并且学会了用数字记帐。
在中行说的唆使下,老上单于在给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
中行说到匈奴后极力破坏汉匈和亲,不断为匈奴出谋划策,策动袭击汉朝边郡和发起战争等,因此被称作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公元前166年,汉武帝14年。中行说唆使下,老上单于率匈奴骑兵14万,大举侵汉。攻入朝都、萧关,枪却了汉朝许多百姓的牛羊、财物。杀死了汉朝一位姓孙的都慰。把汉武帝在北方的一个行宫付之一炬。汉王朝举国震动,武帝开始有了讨伐匈奴之意。
汉武帝14年匈奴入侵以后,匈奴屡犯汉境,但中行说却大病一场。在死之前,他念念不忘报复汉王朝,发现一些池塘有病死的牲畜之后,水就开始有“毒”,士兵食用,就会中“毒”,轻则拉肚子,重则死亡,于是死前还建议匈奴对汉军搞细菌战,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细菌战。
也就是说,建议匈奴军队把一些病死的牲畜在经过匈奴巫师诅咒后,埋到汉军进军路线的一些水源上游,汉军食用后,许多人出象中毒症状,此后汉军发现,对此有所防备,但依然损失惨重。
若干年后,大汉一代猛将霍去病,据说就是食用此种水源之水,生病导致英年早逝。
可见,凡是汉奸这种民族败类,越是有才,危害越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