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大龍貓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他是一代戰神,率3萬將士大敗40萬敵軍,被後人稱爲千古無二!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朝詩人李清照的這首五言絕句,向世人傳遞了一代戰神項羽的悲壯!作爲秦末的梟雄,項羽有着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同時,他也是當時最爲勇猛的戰將!
項羽天生神力,自幼便是力大如牛,長大後在叔父項梁的教導下,項羽逐漸的在心中樹立了以天下蒼生爲己任的信念。在暴秦殘酷的統治之下,正是他憑藉着自己一己之力,加速了暴秦的滅亡。
他縱橫一生、從無敗績,而他的成名一戰,便是那場人盡皆知的以少勝多之戰:鉅鹿之戰。在這場著名的戰役中,項羽親率3萬楚軍,渡河與秦軍大戰九次,終將章邯率領的40萬秦軍精銳擊潰。正是這場戰役,奠定了項羽在各諸侯中的不朽威名。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爲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那麼,這場以少勝多的鉅鹿之戰,項羽是怎麼做到用3萬人打敗40萬敵軍的呢?況且這40萬敵軍也並非烏合之衆,而是由秦末名將章邯所率領的秦軍精銳之師。在翻閱史書後我們得知,當時的章邯領兵出關後,先是絞殺周章、繼而破陳涉、兵鋒所至,如獵狐兔,皆不勞而定。之後遇到楚國上將軍項梁,利用其驕傲輕敵的心態,突襲楚軍,大破楚軍之定陶,項梁死。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爲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爲王,陳餘爲將,張耳爲相,皆走入鉅鹿城。章邯令王離、涉間圍鉅鹿。”意思就是章邯大敗楚軍後,並沒有趁機南下追擊,反而是渡河後以四十萬兵力圍攻趙王所在的鉅鹿。
眼見如此強大的秦軍,趙王非常害怕,便派人向天下諸侯求救,但各路諸侯都攝於秦兵的威猛,遲遲不肯發兵相救。公元前207年,楚懷王以宋義爲上將軍,率軍五萬前往救趙。當這五萬大軍行至安陽時,上將軍宋義因懼怕章邯,便藉故在此逗留了四十六日,每日只是以飲酒爲樂,完全忘記了這次出征的使命。
項羽見狀後,便向宋義建議說:“秦軍圍趙於鉅鹿,上將軍應該率兵快速渡河,之後與鉅鹿城內的趙軍一起內外夾攻,必可大敗秦軍。”但宋義鐵了心的拒不發兵,項羽見狀,便在某天早晨將其斬殺,在上報楚懷王后,自領上將軍一職,率楚軍繼續前行。
到達鉅鹿後,項羽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兩萬士卒先行渡河,攻擊秦軍王離所部的甬道。而項羽本人則親率剩下的三萬士卒,每位士兵只帶三天口糧,輕裝渡河攻擊秦軍。過河後,項羽又命人將船隻全部燒掉,並對大家說:現在已無退路,唯有全力以赴戰勝敵人,大家才能活。
在項羽的激勵下,三萬楚軍全都奮勇爭先,士氣大增,爆發出了不同以往的戰鬥力,經過大小九次戰役,終將秦軍打敗。並殺死秦將蘇角,迫使秦將王離投降,就連秦朝最後的護國柱石——章邯也不得不投降了項羽。
可以說,這場戰役是項羽人生中的巔峯之戰,以三萬士兵大破四十萬秦軍,開創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之一。而項羽的勇猛,也得到了後人李晚芳對其做出了“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