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作爲世界第四大工業體的僞滿洲國,到1945年工業規模已經超過了日本的本土,已然是亞洲第一大的工業體。在1942年,長春人均佔有綠地2272平方米,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新京在當時國際上被譽爲“世界上最美麗的首都”和“百花春城”,爲此,中國接管僞滿洲國時改新京爲長春。

衆所周知,僞滿洲國是日本侵略者佔領中國東北後,於1932年扶植起來的傀儡政權。毋庸置疑,這是日本爲了實現其大陸政策,先佔中國大陸,然後南下東南亞,直到亞洲乃到全世界的墊底步驟。日本的野心昭然若揭。
然而,這個僞滿洲國經過日滿十幾年的殖民、壓榨和經營統治,到了蘇聯紅軍進入東北之時的1945年8月,已經發展成爲超越日本的亞洲第一大經濟體,它的生產總值僅低於美國、蘇聯和英國,位列世界第四,是當之無愧的亞洲工業中心。
那麼,僞滿洲國時代的東北到底有多厲害呢?工業相當發達

當時作爲世界第四大工業體的僞滿洲國,到1945年工業規模已經超過了日本的本土,已然是亞洲第一大的工業體。煤產量佔全亞洲的近一半,生鐵產量佔全亞洲的近九成,鋼材產量佔全亞洲的九成多,發電量佔全亞洲的九成多,硫酸產量佔全亞洲的近七成,蘇打灰產量佔全亞洲的六成,水泥產量佔全亞洲的近七成,機械工業產量佔全亞洲的九成多。
當時乘火車從瀋陽到大連就能看到的鐵路兩旁工廠林立,城市連片,瀋陽當時就有“東方魯爾”之稱。1945年收復東北時,東北工業產值佔全中國的85?臺灣佔10?其餘地區僅佔5?而且主要集中在上海等少數地區,當時的關內幾乎沒有建立現代工業。交通先進便利

當時僞滿洲國的鐵路亞洲密度最高、技術最先進,1945年滿洲國擁有鐵路總里程15479公里的鐵路,而中國在1949年只有22000公里。1934年就在大連和長春之間開始運營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亞細亞號”,那個時候“亞細亞號”就有了空調設備,時速高達120公里,遠遠領先於那個時候世界上的所有火車,可以與現在的普通列車比美。而且滿鐵在那時就已經開始使用計算機機械售票了。
當時僞滿洲國公路總里程也居亞洲之首,1943年僞滿洲國公路總里程近6萬公里,而到了1949年,中國含東北在內公路總里程才8.09萬公里。航空總里程也在亞洲獨佔鰲頭,1932年僞滿洲國航空線總里程1.5萬公里,而1950年的中國民用航空線總里程僅爲1.14萬公里。城建先進環保

僞滿洲國的首都新京,也就是現在的長春,當時是亞洲最大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在1942年,長春人均佔有綠地2272平方米,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新京在當時國際上被譽爲“世界上最美麗的首都”和“百花春城”,爲此,中國接管僞滿洲國時改新京爲長春。
當時新京是亞洲第一個普及使用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全面使用管道煤氣的城市,也是中國第一個有地鐵的城市,1938年開始就規劃120公里的環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還有環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採用地下管線,是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
再有當時僞滿洲國穿着也引領時尚。現在仍然有不少人都認爲東北人比較時髦,尤其是東北女性什麼都敢穿,這多少殘留一些僞滿時代日本人生活習俗。緊密聯繫世界

1928年哈爾濱就開始直接向歐洲國家出售火車票和機票。當時,哈爾濱有近兩千個外國商業組織。巴黎、紐約等世界大城市就與哈爾濱有了直接的商業往來,到了1932年就有諸如德意志銀行、巴黎銀行、瑞士銀行、巴萊克銀行、花旗銀行和摩根大通銀行在內的三十多家外資金融企業進駐僞滿洲國,開設了分行。
民營經濟活躍
僞滿洲國不單工業發達,而且民營經濟也相當活躍,可謂藏富於老百姓之中。1945年8月18日滿洲國滅亡,東北迴歸中華民國時,山海關內的中國人均GDP爲40美元,而當時滿洲國的人均GDP爲315美元,到了1975年,中國大陸還沒有達到這個數字,而臺灣在1969年纔剛剛達到三百多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