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阿旃陀壁画面前,很容易想到这一节记事,佛陀的面容虽眉目以下辨认不清,但从眼神和身姿的轮廓中犹可见出悲天悯人之情,下方的耶输陀罗托着罗睺罗向前伸出的手臂,母子二人的仰望之色却又教人颇为顾念此中流衍的世俗情感。阿旃陀壁画中,佛陀形象之高大尤其夸张,他低首俯看的两个人身形不及其半,此即妻子耶输陀罗与儿子罗睺罗。

敦煌壁画的佛传故事中,表现世尊成道以后的故事很少。莫高窟盛唐第217窟西壁彩塑主尊说法像的龛内,龛顶北侧自上至下依次有“为四众说法”、“释迦回迦毗罗卫城”、“罗睺罗出家”一组三个画面。

返回迦毗罗卫城阿旃陀第17窟壁画

返回迦毗罗卫城局部阿旃陀第17窟壁画

其中的“释迦回迦毗罗卫城”,构图与阿旃陀石窟第17窟的同题壁画十分相似,虽然表现内容不很相同。阿旃陀壁画中,佛陀形象之高大尤其夸张,他低首俯看的两个人身形不及其半,此即妻子耶输陀罗与儿子罗睺罗。

回到迦毗罗卫 莫高窟第217窟西壁龛顶北侧(盛唐)

据巴利文律藏《大品》记载,佛陀重返故乡,住在尼拘律园,“这天上午,他手持衣钵,前往净饭王住所。到了那里,罗睺罗的母亲对罗睺罗说道:‘那是你的父亲,罗睺罗!去向他要遗产。’罗睺罗站在佛陀面前,说道:‘你的影子很温暖,沙门!’佛陀起身离开。罗睺罗跟在后面,说道:‘给我遗产,沙门!给我遗产,沙门!’于是,佛陀吩咐舍利弗说:‘你给他出家吧。’舍利弗遵照佛陀制定的出家仪规,剃度罗睺罗”。

莫高窟第217窟西壁龛顶北侧(盛唐)

在阿旃陀壁画面前,很容易想到这一节记事,佛陀的面容虽眉目以下辨认不清,但从眼神和身姿的轮廓中犹可见出悲天悯人之情,下方的耶输陀罗托着罗睺罗向前伸出的手臂,母子二人的仰望之色却又教人颇为顾念此中流衍的世俗情感。

罗睺罗出家,后来以“密行第一”而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最后一名,然而不幸早逝。

“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的表现形式,在犍陀罗艺术发展出“迦毕试风格”的焰肩佛。

龟兹石窟,炳灵寺、云冈石窟,十六国以及北魏佛造像,又敦煌北朝壁画,等等,都曾出现过这样的形象,不过多是安排为禅定或说法,而与“奇迹”无关。似可认为,它只是缘自图式的传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