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阿旃陀壁畫面前,很容易想到這一節記事,佛陀的面容雖眉目以下辨認不清,但從眼神和身姿的輪廓中猶可見出悲天憫人之情,下方的耶輸陀羅託着羅睺羅向前伸出的手臂,母子二人的仰望之色卻又教人頗爲顧念此中流衍的世俗情感。阿旃陀壁畫中,佛陀形象之高大尤其誇張,他低首俯看的兩個人身形不及其半,此即妻子耶輸陀羅與兒子羅睺羅。

敦煌壁畫的佛傳故事中,表現世尊成道以後的故事很少。莫高窟盛唐第217窟西壁彩塑主尊說法像的龕內,龕頂北側自上至下依次有“爲四衆說法”、“釋迦回迦毗羅衛城”、“羅睺羅出家”一組三個畫面。

返回迦毗羅衛城阿旃陀第17窟壁畫

返回迦毗羅衛城局部阿旃陀第17窟壁畫

其中的“釋迦回迦毗羅衛城”,構圖與阿旃陀石窟第17窟的同題壁畫十分相似,雖然表現內容不很相同。阿旃陀壁畫中,佛陀形象之高大尤其誇張,他低首俯看的兩個人身形不及其半,此即妻子耶輸陀羅與兒子羅睺羅。

回到迦毗羅衛 莫高窟第217窟西壁龕頂北側(盛唐)

據巴利文律藏《大品》記載,佛陀重返故鄉,住在尼拘律園,“這天上午,他手持衣鉢,前往淨飯王住所。到了那裏,羅睺羅的母親對羅睺羅說道:‘那是你的父親,羅睺羅!去向他要遺產。’羅睺羅站在佛陀面前,說道:‘你的影子很溫暖,沙門!’佛陀起身離開。羅睺羅跟在後面,說道:‘給我遺產,沙門!給我遺產,沙門!’於是,佛陀吩咐舍利弗說:‘你給他出家吧。’舍利弗遵照佛陀制定的出家儀規,剃度羅睺羅”。

莫高窟第217窟西壁龕頂北側(盛唐)

在阿旃陀壁畫面前,很容易想到這一節記事,佛陀的面容雖眉目以下辨認不清,但從眼神和身姿的輪廓中猶可見出悲天憫人之情,下方的耶輸陀羅託着羅睺羅向前伸出的手臂,母子二人的仰望之色卻又教人頗爲顧念此中流衍的世俗情感。

羅睺羅出家,後來以“密行第一”而成爲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最後一名,然而不幸早逝。

“身上出火,身下出水”的表現形式,在犍陀羅藝術發展出“迦畢試風格”的焰肩佛。

龜茲石窟,炳靈寺、雲岡石窟,十六國以及北魏佛造像,又敦煌北朝壁畫,等等,都曾出現過這樣的形象,不過多是安排爲禪定或說法,而與“奇蹟”無關。似可認爲,它只是緣自圖式的傳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