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爱情,无论何时都会有,而爱情带来的苦涩每个时代的人都无法逃避。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了民国时期二十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不仅有甜蜜美满,还呈现出爱情的琐碎和狼狈的一面,深刻而戳心。

通读全书,最让人羡慕的还是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那是最理想的爱情了吧,杨绛在钱钟书的人生里,扮演了三个不同的角色:妻子、情人和朋友;钱钟书夸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背后是杨绛为人处世的淡泊、优雅。

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是注定的,年龄相差一岁的他们,两人志趣相投,都是喜欢专研学问的人,第一次见面就表达了相互的好感,真是让人拍手叫好。

原来民国时代,就有了“一见钟情”,真是想不到。其中有这样一个记载,钱和杨回忆起他们的婚姻时候,提到某作家记录自美满婚姻的情况“他写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想要娶别的女人”,真是让人羡慕的爱情。

试想,如此从一而终的感情,谁不渴望拥有呢,可是现实与理想却往往不如意。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那么完美,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也让人感到有点遗憾,虽然最初沈先生费了很大力气才追上的张兆和,可在一起生活久了,日子也变得平淡起来。

还记得上学时候看过的《边城》,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这是沈老师以张兆和为原型写的故事,可惜,他两的爱情也不过如此,甚至是悲伤的结局。

当憧憬的美妙变成柴米油盐,一切都让人感到失落,张兆和发现她并不了解眼前的这个男人,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让她觉得这段婚姻就是一场灾难。

沈从文的诗人气质造了他的反骨,于是在这段缺乏理解和契合的婚姻中,当刚好出现另一个人——高青子时,是对方的仰慕,以及给予的慰藉和理解,初次见面还穿着其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样子,使他迅速沉陷其中。

很多人反感这样的故事,因为没法忍受背叛。

同时,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在一起的两个人有过甜蜜,可最后相互猜疑的生活,让他们两人渐渐越走越远,面对沈从文的移情别恋,张兆和心中有了隔阂,沈从文也心知肚明,他开始觉得她不爱他了,于是自卑起来,在这煎熬的相伴过程中,沈从文还伤害过自己,可惜没有成功。

故事的最后,沈从文于1988年5月10日心脏病复发离世,他这一辈子,走过很多地方的桥,也看过很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终于,他还是回到了原处,葬在了他的故乡——凤凰。

尽管离开后,张通过整理他的作品和书信,渐渐理解了他,可是他终究是带着遗憾离开了。

张兆和评价说,沈从文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从这故事,便能看出张对沈的感情之深厚,可惜人无完人,情感的变化是会让对方伤心的,多情的人是一定得经历很多遗憾的。

纵观20对民国爱情故事,好像都不太完美,男人总是因为各种原因爱上其他女人,很多人不再轻易相信爱情,什么一生一世,好像很难有一生陪伴的人了,但请你记住,爱情一直都在,只是你没有那个真正对的人罢了。

或许,我爱你,真的就只是爱情的开始,好的感情的维持,不只是嘴上说说,还要把这份爱放到行动上。

爱情,并不简单,爱情不只是轰轰烈烈,而是小桥流水,柴米油盐,真正长久的爱情或许就像王菲那首《红豆》唱的那样:等到风景都看透,或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琉琉,青年作者,坚持写作,欢迎关注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