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西周都城鎬京被犬戎及申侯、繒侯的聯合攻破,周幽王及褒姒、兒子伯服均被殺害,原太子宜臼被立爲王,是爲周平王。因鎬京殘破不堪,犬戎不斷襲擾,周王室難以抵擋,於是周平王在晉、衛、秦國的護送下東遷洛邑,成爲東周的開始。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周平王原想到了洛邑可以繼續像歷代先王一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誰知鎬京之變及後續的宮廷內亂讓周王室顏面掃地,東遷之後王室實力大福縮水,加上緊靠的鄭國勢力劇增,日子正似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即位的周桓王與鄭莊公交戰時被射中肩膀,天下自此進入大爭大亂之時。
1、周幽王廢嫡立庶,違反宗法
西周王室傳到周幽王姬宮涅已經是第十二代了,他繼承父親周宣王的王位,不思提振已經走下坡路的周朝政權,卻重用奸臣、耽誤國事、沉湎酒色,尤其寵愛妃子褒姒,最終廢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爲王后、伯服爲太子。
這一行爲產生比較嚴重的後果,一是朝廷重臣以違法宗法廢長立幼傳統而反對,但被周幽王處死或免官;二是申後及宜臼擔心被害而逃往申國,周幽王又出兵申國,要求申侯交出二人。
2、諸侯犬戎,共破鎬京
因國小勢微,申侯不顧當時王室禮法和道義,貿然聯合犬戎,與繒國一起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及伯服,西周滅亡。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申侯輕易把犬戎叫來,擊敗周幽王侯,犬戎大肆劫掠鎬京貲貨百姓,數百年成果毀於一旦。申侯矯詔徵調鄰近關中的秦國、晉國、衛國等諸侯勤王,並立外孫宜臼爲王,是爲周平王,犬戎隨後帶着全部財產和褒姒離開。
周平王即位後,見鎬京殘破,王室財產全毀,實在難以維持,在諸侯的護送下帶着百姓東遷至周朝另一陪都——洛邑。周朝初創時便開始營建洛邑宮城、王城,一方面便於加強對關東諸侯的控制,一方面便於諸侯前來朝貢,因此宮室建築等都是按照王城標準建造的,過去後可以直接使用。就這樣,在諸侯的保護下,周平王惶惶似喪家之犬,東奔洛邑,這讓天下諸侯看到了周王脆弱的一面,慾望的小火苗在諸侯心裏都冉冉升起。
3、兩王並立,攜王被殺
申侯聯合犬戎攻打周王室,雖然事出有因,但於禮法不合,周平王宜臼更是間接背上弒父的惡名,原先朝中擁護周室宗法制、支持伯服的大臣們對宜臼的王位自然不服,要是虢公翰爲首的姬姓諸侯,於是擁立周幽王的弟弟姬餘臣爲王,是爲周攜王。
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周王室一直處於兩王並立狀態,天下諸侯也分爲兩派,一時之間紛亂異常。而虢國擁立周攜王有功,勢力漸增,利用特權干涉諸侯,引起另一姬姓諸侯晉國的強烈不滿。公元前750年,晉文侯姬仇擊敗晉國,親自斬殺周攜王,幫助周平王完成統一。但自此之後,諸侯基本不再到周王室入朝朝貢。
二、洛邑雖好,實力卻小
當初,周武王滅商後感覺鎬京距離東部諸侯距離太遠,於是命周公修建洛邑,“宅茲中國”,隨後又在西邊修建王城,駐軍八師,約兩萬人,作爲東方諸侯朝會的地方。但洛邑畢竟是陪都,和西周鎬京在地域、地形和形勢上相比都處於不利,極大削弱周王室維持統治的安排。
1、洛邑地盤遠小鎬京
西周鎬京王畿之地廣邁數千裏,“西起岐陽(今陝西寶雞),東到圃田(今河南鄭州東)”,包括涇河、渭河、黃河、洛河流域,不僅遠超諸侯封國,還保證自己充分的統治底氣和自信。
洛邑王畿之地東不過滎陽、西不到潼關,南不過汝水,北直到沁水,方圓只有六百餘里,地狹人少,難以支撐周王室的地位和統治需要,僅相當於一箇中等諸侯。
此外,周平王東遷後,對護送立功的諸侯按照慣例予以增封,如將岐山以西被犬戎攻佔的地盤封給秦襄公,把洛邑西北溫縣封給晉侯,鄭國加封祊田千頃。此後歷代周王根據需要不時把自己有限的封地分給諸侯,地盤進一步縮小。
1、大國爭戰,戰爭不止
周平王東遷初期,雖然實力有所削弱,但在天下諸侯中還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同時爲鞏固自身統治,拉攏強大諸侯,任命晉文侯、鄭武公爲卿士,負責統領朝政。
鄭武公利用王室職務,假借周天子詔命,先後滅掉鄶國、東虢,吞併周邊鄢、蔽、補、丹、依、弢、歷、莘八邑,建都於新鄭勢力大漲。其他大諸侯也不甘示弱,周平王在位期間,齊國滅祝國,晉國滅韓國,魯國滅極國,楚國滅權國,而周王室對此始終無能爲力。
與此同時,大國之間以各種藉口開始對付其他大國,如繼鄭武公之後的鄭莊公,聯合齊國、魯國,攻打周邊宋國、衛國、陳國、蔡國,這刺激了其他大國抓緊整修內政、增強軍力,一起參與這大爭之世,最終相互攻戰、爭霸中原,周王室只能坐觀成敗,成爲歷史的見證者。
2、周鄭交惡
我們前面說到,鄭武公被周平王任命來輔佐朝政,但卻利用王室特權對外擴張勢力,逐漸與周平王激化矛盾,而到了鄭莊公時矛盾更是尖銳,具體有一系列事件:
經此一役,周天子威嚴掃地,一蹶不振,反而鄭國地位更勝往昔,在春秋初期成爲小霸。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