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标准由CHAdeMO协会(日本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协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标准名称为CHAdeMO 3.0。这一标准下,直流充电功率可超过500kW(最大电流600A),能够兼容目前国内使用的GB/T(国标)标准。

500kW功率是什么概念?

用数据来诠释500kW功率的可敬之处,可能更不好不够形象。拿特斯拉的超充来做形象的对比可能更为形象,例如特斯拉V3超充桩最大功率为250kW,充电5分钟能实现120km续航。如果使用500kW功率的充电桩,意味着电动车可以在5分钟内补充200km 以上续航,理论上要比特斯拉V3超充桩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

相比欧洲,日本本土和国内充电现状情况如何?

国内电动车相比特斯拉,除了车辆本身续航里程跟不上,电量衰减快等问题外,充电慢也一直国产电动车劣势,也迫使特斯拉电动车在新能源车销量一直处于高涨的状态。如果这次中日在充电技术合作,500kW直流充电桩能很好在国内普及,这样也为国产电动车解决了充电慢的问题。据悉2021年,新标准将先从商用车开始适配,随后会扩展至乘用车。日本目前面临主要现状,不是充电技术达不到问题,而是普及度达不到的问题。

面对欧洲快充崛起,中日不在打嘴仗!

其实,由CHAdeMO协会(日本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协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合作,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双方彼此需要的结果。一个需要技术支持,一个需要市场普及,属于互利共赢的结果。首先,目前日本的快速充电桩额定功率为150kW,而中国的国标快充桩额定功率约为50kW。在快充技术上,日本还是要领先中国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是需要技术支持的一方。而对于日本来说,技术上能攻克,就是充电桩普及市场有限,数量不到中国零头。因此,可以看出日本看重国内快充这片较大的市场。

为了达成快充全球统一标准

欧洲和中国、日本都在做什么?

此前,就快充标准的全球统一化这问题,欧洲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直想成为行业标杆,或者建立电动车快充标准并实现全球统一化。而要想成为未来全球统一化的快充标准,需要考量这两个因素:一、看技术的先进程度;二、全球的硬件普及程度。

就全球的硬件普及快速充电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无疑会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就2018年全球快充电桩数据来看,日本CHAdeMo标准安装的充电桩为18000个,而使用欧洲Combo标准的充电桩为7000个,而其他充电桩都采用了中国的GB/T标准,大约数据在20万左右。可见国内快速充电领域的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占有率。

虽然欧洲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但硬件普及程度确实还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据悉荷兰皇家壳牌和IONITY将联手,准备在欧洲多条高速公路上兴建350kW的快速充电桩,利用技术制高点的优势,在结合的各大车企将快速充电桩数量散遍欧洲大陆。

而日本目前主要问题,和欧洲一样硬件普及程度不够,其次150kW主流充电桩,相比未来欧洲的350kW快充技术毫无优势。不过,日本为了攻克技术上短板,在开发兼容性极强的500kW直流快充技术。这样以来,中国和日本合作协议达成,既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又将拥有不错的市场。同时,也能帮助国产电动车提高销量,缩短与特斯拉的差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