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事实上, 《史记》中也确实记载了龙且的想法:“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
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后火烧咸阳,彻底终结了秦朝。随后,项羽更是以霸王之名,行天子之事,开始册封诸侯。
刚册封完诸侯的项羽,可谓是风头无二。
一方面,他将那个十分有野心的刘邦发配到了巴蜀之地,这个地方虽然富饶,但是进去的道路十分曲折。在刘邦军进入巴蜀之地的路途中,很有可能发生军队溃逃之事。事实也的确如此,刘邦入蜀地之时,很多人都逃怕了,包括韩信,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事情。另一方面,项羽又将原来的六国后裔领土打散,使得他们无法凝聚起太大的力量。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项羽距离成为皇帝,只剩下时间问题。
韩信拜将,项羽计划遭到破坏
可这一切,都被一个韩信给搅了。没错,就是那个他看不上的韩信。
韩信被萧何追回以后,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从此开始了刘邦的绝地反击。本来,在项羽的计划之中,六国后裔因不满分封,应该会起兵谋反,这样项羽就能趁机吞并诸侯,统一天下。
结果齐、赵故地那边确实是造反了,可是刘邦也同样造反了,还迅速地消灭了三秦,占领了秦国故地。秦国故地,王霸之地也。也许项羽做梦都没想到,三秦降将会如此快的败亡,刘邦能够如此的势如破竹。
此时,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扭转,刘邦和项羽已经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然而,此时的刘邦却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趁项羽平叛之时,攻打了项羽的老家。结果项羽一个回马枪,将刘邦杀的片甲不留。
就这么一个失误,刘邦前期建立的优势再次消失,项羽再次恢复了刚刚分封之时的霸王之势。
这时候,又是韩信出现,替刘邦提出开辟敌后战场的主意。
所谓的开辟敌后战场,就是指刘邦在前线抵抗住项羽的军队,不需要硬打,能拖住就好,而韩信就负责将那些墙头草诸侯消灭,为刘邦建立优势。
韩信的这个主意,其实就是项羽一开始的想法。随着韩信在敌后战场的节节胜利,项羽开始慌了,哪怕他再看不起刘邦,再看不起那些墙头草,他也得派出大将去支援。
龙且就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当时项羽听说齐国快要沦陷,派出的便是这个人前去支援。而和他对决的就是韩信,史称“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龙且被轻松击败,说来还得怪项羽
潍水之战,龙且奉命支援齐国,来阻击韩信,结果却因为轻敌大意,还没碰到韩信军队的衣角,就被打得落荒而逃了,这十分的不符合常理。
因为此时的韩信并不是无能之辈,而是连续破了魏、赵,几乎灭了齐的名将,且都是以少胜多。按理来说,龙且就算再怎么轻敌,也不会如此大意,被韩信用水淹的方式轻易击败。
可是史书上却记载,龙且到达齐地以后,有人曾经劝说龙且以守代攻,利用本土作战的优点,诱导齐地居民投奔,反叛韩信,然后再出击。
可是,这么一条合情合理的建议,龙且不仅没有听,还认为韩信不过如此,这才仓促出击。
龙且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还真和项羽有关:
一、项羽战无不胜,自号霸王,而一个统帅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其率领的将兵
垓下之战中,曾经有一个片段令我影响深刻,项羽被刘邦军队围困,早已没有脱险的理由。可是项羽却认为,自己的这次失败,不是因为刘邦厉害,而是因为上天针对他。随后,他更是亲自杀敌,向自己的士兵证明自己说的话是正确的。
结果项羽手下的兵也回应道,的确如此。
项羽这样的性格特点,不说传染到其麾下士兵,龙且身为他手下的得力干将,还是能影响到的吧。
因此,哪怕当时的韩信已经名震天下,龙且也没觉得他多厉害,而是认为不过如此。
二、项羽待人刻薄,龙且急于立功
韩信在被刘邦拜将后,刘邦曾经让韩信评价项羽,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妇人之仁。也就是说,项羽虽然待人很好,却十分刻薄,对于奖励十分不舍得。而龙且虽然是其麾下大将,想必奖励也不会丰厚。
举个例子,英布本来也是项羽帐下的将领,而且还封王了,待遇比龙且可高多了。可是楚汉战争之中,英布却毫无疑问的投靠了刘邦。而且在史书上也完全看不见项羽对英布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可英布就是毫无征兆的背弃了项羽。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只能将其归结为英布对项羽的分封十分不满。英布尚且如此,更何况龙且。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龙且知道以守代攻能够轻易获胜,但是他不想这么做。他要通过战斗的方式获取战功,从而间接的获得齐国的大部分土地。
也正是因为龙且急功近利的行为,才给了韩信机会,将其大败。
结束语
龙且如此急功近利,归根结底还是项羽给的福利不好,还让龙且染上了轻敌的恶习。所以说,龙且战败,这个锅项羽得背一下。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