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全员几乎悲剧收场。

死的死,坐牢的坐牢,出国的出国。

但对于这个结局,网友的评价并不如之前那般统一。

有人认为烂尾,有人认为依然是神作。

01

十五集是这部剧的分水岭。

许多人觉得,烂尾就是从这一集开始。

最后的大结局仓促收场,诸如阿Sam的智商突然下线、女主恋爱脑,阿一强行领盒饭等等让人捉急的剧情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也有人认为,作为悬疑剧,过早地揭露真凶,最大的悬念没了之后,剩下的剧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作为一部悬疑剧,前14集已经足以证明了编剧的功力。

因为他“欺骗”了所有观众,让观众误以为这部剧的终极目的,是找到当年杀死胡启思的凶手。

在第八个人出来之前,编剧一直引导我们往“凶手就在这七个人之中”的方向去猜。

最开始以为是阿一,后来以为是吹水,再后来以为是蛋挞,甚至连肥仔富网上都有人专门开贴分析它可能是凶手。

这就证明观众已经成功地被编剧牵着鼻子走。

我相信,如果这个最终悬疑保持到最后一两集,以编剧的能力绝对做得到。

或许最后《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在观众眼中,就是一部不错的悬疑剧。

但编剧提前将谜底揭晓,说明他对这部剧的定位不仅仅只是一部悬疑剧。

编剧的野心体现在最后六集。

凶案只是一个引子,谁是凶手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东邨七子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度过了整整十八年煎熬的人生。

肥仔富,看上去最乐观,但每晚饱受失眠的困扰;

鬼仔强,不敢考警察,儿子患病却负担不起医药费,终日疑神疑鬼;

Tiger,懦夫、妻管严,做啥啥不行,两人负债却要让昔日同学帮他们买单;

吹水,初恋女友死后,人生没了目标,欠了一屁股债;

蛋挞,因为起贪念,想要向阮sir举报真正的杀人凶手,结果被杀人凶手推下楼梯,导致终身残疾;

阿一,觉得自己是个坏人,干脆一坏到底,入社团成为古惑仔,消沉于江湖;

阿Sam,是他们几个之中混得最好的,从学渣逆袭成会计师,但下场却是最惨一个。

人生,有时候真的会因为一件事,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一步错,步步错。

一件错事,要用多少件错事去补救?

一个谎言,又要用多少谎言去掩盖?

这部剧一个讽刺的点就是,他们七个明明没有杀过人,却过得跟杀了人一样。

而真正杀了人的凶手一直过得逍遥自在。

“认错只是一秒,但内疚是一生。”

这是阿Sam在狱中才明白到的道理,可惜已经太迟。

不止他一个,他们七个,这十八年来,有无数的机会可以认错。

埋尸的时候,他们可以认错;

骸骨暴露之后,他们可以认错;

鬼仔强死的时候,他们可以认错;

Tiger死的时候,他们可以认错……

可惜他们一次次错过了机会。

由一件埋尸事件,引起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所有人都身处其中,没有一个是完全无辜的。

你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还会不会这么做?

答案是会。

因为性格是改变不了的。

古人有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

这一点在阿Sam的身上体现得最极致。

02

他最开始提议埋尸,表面看是保全所有人,其实他最想保存的是他自己。

他不容许自己的人生里有“杀人嫌疑犯”这个污点。

这件事之后,其他人用逃避来忘记这件事,唯独他一直记在心里。

他强迫自己一定要优秀,强迫自己不可以犯错。

大到拒绝帮有问题的公司做账,小到不敢闯红灯。

但一个人怎么能够保证一辈子不犯错。

一根弦绷紧了,总有断的时候。

当小保安威胁要毁掉他的人生时,阿Sam心中的那根弦终于崩了。

他为了不让人怀疑他和阿瑾妈妈的死有关。

不断利用身边人对他的信任,一次又一次想为自己洗脱嫌疑。

一个人谎话说多了,连自己也会相信。

阿瑾说得很对,阿Sam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出了事只知道后悔,逃避,他以为欺骗全世界,这件事就等于没有发生过。

编剧非常讽刺地给他安排了一个都市精英的身份。

受过高等教育、待人接物得体又有教养。

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便会褪去斯文的外衣,露出自私自利的一面。

阿Sam本质上不坏,但他最后做到这一步,和他自私没有担当的性格脱不了关系。

一直被人诟病演技的谭俊彦,这一次的发挥超乎我的意料。

期初我都先入为主认为他会是这部戏拖后腿的一个。

随着剧情的发展,他自身的气质和阿Sam高度契合。

之前他最被吐槽的一点就是面瘫。

演什么都是一个样。

但这部戏后期有很多需要他爆发的时刻。

特别最后一集监狱里的那场戏,谭俊彦奉献了他在这部剧里的最高光时刻。

他和过去的自己告白,终于呼应了那个开始觉得不知所谓的片名。

阿Sam对着镜头,边哭边笑。

如果他不是过于执着自己努力得来的一切,什么都不肯放手,也不至于到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

女友离去,母亲过世、误杀好友……

阿Sam的余生都要在内疚中度过,这其实是比死更难受的。

所以,我不认为结局是一个烂尾。

03

虽然没有逃脱TVB惯有的套路,善恶到头终有报。

但它在视角的设置,关于人性的探讨,都是以往TVB剧不多见的。

七个身份各异的角色,其实是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一个缩影。

编剧用一件悬案,由点入面,暴露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问题。

阮sir作为越战难民的身份,背后其实可深挖的故事有很多,但碍于片长没有得到体现,非常可惜。

这部剧之所以被压一年多才播,是因为主创们心里都没谱,观众到底能不能接受这种题材的剧集。

但事实证明,观众需要这样的剧集,豆瓣8.4分就是我们对它最好的认同。

相对成熟的观影受众,是愿意看看这样的社会视野,从中反思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各种问题。

有人说,TVB退步了。再也不是我们追剧的首选。

但它每年都总有一两部爆款剧出现,提醒着我们,有一班人一直坚守着。

我们这代人,从小看着TVB的剧长大,很难摘掉情怀的滤镜。

二十多年来,陪伴我们的港剧不仅有其中的味道,还有一份情义在。

我们的行为、语言、思维方式都有意无意地被它深深影响着。

每当TVB出新剧,我们还会批评,但不能接受无理的指责;

我们容忍着,却又不得不观看着。

因为,它是我们曾经深爱过的港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