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雨欣聊白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近代史上軍閥林立,能人輩出。各諸侯坐鎮一方,互相征戰。在這諸侯割據的時代,還真難說誰是誰非,大家都是爲了自身利益着想。唯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就是對抗日持什麼樣的態度。
在抗日救國這個國事問題上,大多數地方軍閥都是積極響應。今天說的這位是四川王劉湘。四川地域範圍比較大,勢力分佈較廣,當時還有楊森、劉文輝等武裝勢力。劉湘是川中軍閥推崇出來的首領。
劉湘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是與川系、滇系以及紅軍在交戰。盧溝橋事變之後,劉湘積極響延安方面的號召,全國應當停止內戰,共同抗倭。他對外宣稱,四川可出兵三十萬,壯丁五百萬。
劉湘號召四川軍民共同抗日,他覺得以前打內戰,是國人自己打自己,現在應當一致對外,團結一心,共同抵禦侵略者。在國難當頭,國人必須明白,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劉湘有一顆愛國之心,他有一股濃濃的抗日熱潮他想馳騁疆場,殺敵報國。只可惜這位川軍首領沒能實現自己抗日夙願。劉湘的遭遇只能用杜甫的詩來形容: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最爲遺憾的是劉湘在抗日的道路上不幸離去。他的生命就此結束,沒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有時候死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什麼。劉湘雖然已死,但是他把自己的精神留給了川軍。
劉湘死前,留下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中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這句遺言,一直在抗日戰爭期間勉勵着川軍將士。讓川軍將士忘記了生與死,用血與肉阻擊日軍的進攻。
在抗日戰場上,川軍戰力值並不很出衆,再加之劣質的裝備,使川軍成爲抗日戰場上的孤魂,在任何戰區,別的戰區司令都不願意接收。出現這種局面,與劉湘的之死有必然的關係。
劉湘的離去,給川軍帶來沉重的打擊。他們失去主心骨,猶如沒有媽的孩子沒人疼。把委屈嚥下肚子,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肉體與敵軍拼搏,用此行動來洗刷恥辱。
川軍青年士兵王建堂之父,因自己年邁,不能出川殺敵,他鼓勵兒子投軍從戎,並贈送“死”字旗,旗上書寫旗語:“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上盡忠。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這是川人對兒子的期望,寧願子不孝,必爲國捐軀。可想當時國人是多麼痛恨日本人。抗日戰場上,川軍也湧現出不少戰將,以楊森、鄧錫侯爲主的兩位首領,還有王銘章、李家鈺、範紹增等。劉湘、以及滇系的朱培德這些愛國人士,他們積極參與抗日,只可惜抗戰前夕不幸離世,不然抗日戰場上,必會多出許些閃亮之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