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之所以經久不衰,被稱爲經典之作,究其原因是裏面存在着謀略、術道、職場等。從上映到現在,雖然過去了20多年,可依然有衆多人觀看,有些人甚至看了,一遍,兩遍,三遍,或者更多遍,讓人越看越有味。
在九王奪嫡這部分,康熙身爲父親,對待衆多兒子做到了慈父;身爲皇帝,對待衆多皇子做到了顧全大局,可有些皇子不理解他的苦心。

老八處處給太子使袢子,康熙只是將他打壓;大阿哥給太子使袢子,甚至想要太子的命,康熙只是將關起來。佟國維處處接近老八,一心爲佟氏一族謀發展,康熙只是將他弄回去養老,卻將他的侄子晉升。
從這可以看出,康熙從父親到皇帝,再從對待親戚到大臣,都將術道運用的非常到位。
在雍正王朝中,九王奪嫡是整部劇最爲精彩的一部分。在九王奪嫡中,有兩大勢力,第一大勢力是老八集團,以老八爲首腦;第二大勢力是老四集團,以老四爲首腦。這兩大勢力,在奪嫡中,老八最爲明顯,而老四隱藏的比較深些。
在康熙面前,總是呈現出老八在極力爭奪太子之位,而老四卻呈現出一心爲大清,一心爲兄弟,一心爲父親。老八在康熙心裏的分值一直降低,如戶部庫銀外借大臣,肖國興事件,假手諭事件等。後來,康熙藉助選太子事件,極力打壓老八集團的勢力。
在看看老四,如賑濟災民,追討戶部欠款,燒《百官行述》,攔康熙砍老十四,參胤礽再度爲太子等,都展現了老四以國事爲重,以父親爲孝,以兄弟情義爲要。這些事情,康熙都看在眼裏,老四在康熙心裏的分值極具上升。

隨着九王奪嫡的升溫,到康熙61年,康熙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慢慢不行。他心裏早已有了繼位人選。誰呢——四阿哥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在暢春園中,康熙終於快撐不下去了。先招來張廷玉,讓他提前擬好詔書,再派人招來隆科多。先用第一封詔書控制住隆科多,再用第二封詔書加封他的官職,其目的讓他聽命於皇帝。之後,康熙讓隆科多去接八爺黨,又讓張五哥去接雍正。
爲何康熙派隆科多去接八爺黨,而派張五哥去接雍正?
先來說說,爲何派隆科多去接八爺黨?
首先,不讓八爺黨產生懷疑。隆科多是佟國維的侄子,佟國維一直都和老八走的比較近,老八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隆科多被康熙控制住,更想不到佟國維提前,就對隆科多講過:最後時刻,康熙找你的時候,你就把寶全押上去。
這些事情,對於康熙來說肯定都知道。他提前將佟國維弄回去養老,讓隆科多上來,再控制住隆科多。隆科多這顆棋子,對康熙來說非常重要,他關乎着雍正是否順利即位。

在隆科多去接八爺黨時,隆科多說:
“九爺,您放心,真有人敢圖謀不軌,我一定調兵保護八爺、九爺和十爺。”
胤禟高興的說:
“好。只要你肯定出力,八爺說了,讓你幹兵部尚書!”
隆科多看見胤禟高興的模樣,心裏好笑,卻裝作受寵若驚的樣子,立馬請了個安:“那奴才先要謝過八爺、九爺了。”
從這可以看出,八爺黨相信隆科多,並沒有對他產生懷疑。
其次,好讓隆科多掌握八爺黨的動向。康熙非常清楚,老八肯定會有動向。隆科多作爲九門提督,必須瞭解八爺的動向,才能保護好下一任皇帝。他在請九爺、十爺、八爺進宮時,沒有將康熙讓他放遺詔的事告訴他們,可見隆科多早已知道康熙的心思。

康熙讓隆科多瞭解八爺黨動向,其目的讓他好控制住八爺黨的舉動,好爲下一步做準備。
再來說說,爲何派張五哥去接雍正?
其一,張五哥能告訴四爺宮裏的情況。從雍正初到江夏鎮,雍正就是張五哥的貴人,如果沒有雍正夜宿江夏鎮,也沒有張五哥的今天。張五哥非常清楚這點,所以張五哥肯定會報恩的。
這點康熙也知道,張五哥去接四爺時,必定會告訴雍正宮裏的情況,也會告訴他皇帝的情況。如果換了其他人,康熙拿不準這些人會不會是八爺的門人,因爲八爺黨的勢力太大了。只有張五哥最可靠些。
其二,如果出事,張五哥肯定會拼命保護四爺。在接四爺進宮的路上,有可能會有八爺黨的人,對四爺圖謀不軌。一旦有事的話,張五哥必定會拼命保護。對於這點康熙心裏非常清楚。如果派其他人的話,萬一是八爺的門人,有可能會對四爺不利。

綜上所述,康熙派隆科多去接八爺黨,又派張五哥去接四爺,這些都是他計劃好的,而不是隨着派的。說白了,隆科多是康熙放在八爺身邊的臥底,表面上去接八爺黨,實則是打探八爺黨的動向。張五哥必定是四爺這邊的人,隆科多看似是八爺的人,實則是倒向四爺,這點連四爺也不知道。
康熙的計劃確實周密,將隆科多隱藏的非常深,瞞過了四爺,也瞞過了八爺,最後連鄔思道都沒有摸清,隆科多是那邊的人。因此,必須讓隆科多去接八爺黨,讓張五哥去接四爺。如果換了別人,估計皇位繼承人,有可能會換人。
您會怎麼看待呢?
【本文原創,請勿轉載,侵權必究,圖:來源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