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企紮根上海有信心

本報上海5月16日電  (記者田泓、謝衛羣)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收官之年。

開放的基因成就了上海海納百川的胸懷,創新的特質積澱了上海追求卓越的實力,服務的本色塑造了上海大氣謙和的姿態。近日發佈的《上海外商投資指南》中,如是總結上海吸引外資的三大特點。

上海金融開放行穩致遠。3月20日,5家全球知名金融機構同時舉行中國項目“雲開業”儀式,落戶陸家嘴金融城。其中,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是全國首批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之一,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是大韓再保險在華首家業務實體。4月29日,又有1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意向項目在浦東集中籤約。

“上海地處中國改革開放前沿,是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資地之一。”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尹性默說。

加大在滬在華投資,已成爲一批國際頂級金融機構的共識和選擇。一季度上海實到外資46.6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5%;其中,3月實到外資18.72億美元,同比增長20.8%。

總部經濟動力強勁。截至3月底,上海累計引進外商實際投資2642億美元,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30家、研發中心466家,是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數量最多的城市。

4月8日,上海市代市長龔正爲新一批共21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10家研發中心頒證。這31家企業中,有兩家來源於世界500強企業,3家大中華、亞太及以上區域總部落戶上海。

“上海不僅是通往中國國內市場的大門,更是區域乃至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伊藤忠纖維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辻貴由表示,獲頒地區總部以後,要積極發展電商業務,爲中國市場引進更多品牌。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疫情防控過程中,爲幫助外企儘快復工復產復市,上海製作了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28條政策措施等文件的英文版和日文版。上海市商務委系統對720家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進行全覆蓋走訪,梳理彙總問題553個,問題解決率約98.7%。4月10日,上海出臺24條“穩外資”措施,爲外商提供開放、便利的投資環境。

“金牌店小二,服務無止境。”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說,疫情給全球經濟發展造成較大沖擊,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上海三項新的重大戰略任務進入全面施工期,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逐步顯現,一系列逆週期調節、擴大開放等政策以及新消費新需求,將引發新熱點和新增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