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高亞麟曾在一個節目上這樣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今年30。你不會着急結婚,哪怕60你也不會想,因爲有一堵牆在那,你看不到死神,可是當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你能清晰地看到你人生的盡頭。父母在我們還沒有這個壓力。”

真的是所謂那句話: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多少人因爲一點事情就跟父母發脾氣,吵架,覺得是父母的錯,覺得父母不懂事,事後想一想才覺得對不起父母,特別是看見當父母轉身遠走的那個背影的,那一瞬間才明白無論父母有多任性和不完美,我們都該去原諒!

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你真實的人品。

偶然看到這樣一段話:

有些人以爲孝是賺錢給父母,其實不然,笑最簡單的就是一個字:笑。讓父母開心、順心,你就是在盡孝。貧窮的父母,錢到爲孝;孤獨的父母,陪伴是孝;憂愁的父母,讓他開心是孝;……孝有千萬種,但都是要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順心,放心你,這是宗旨。

百孝不如一順,在生活中能夠讓他們少操心,就是做好的孝順。

對父母的孝順,是先順,纔是孝。要體諒父母年紀大了,有時候做得不好,也沒有辦法。其實,父母真的不想給孩子添麻煩。如果,父母向孩子提出的要求,那一定是他們已經無能爲力做到了,必定是考慮了無數遍才張嘴的。

爸爸在女兒30歲生日時候對女兒說,你現在還沒嫁人,我們不是不管你,我們只希望你能夠找到畢生的幸福,隨便嫁一個人,我們也是不願意看到的,我們更願意希望你能夠嫁給愛情,一個真正對你好的人。這些年我們總在你耳邊嘮叨,是我們的不對,但我們始終希望你能好,就算你這輩子都找不到自己中意的人,不嫁也沒關係,家裏永遠都歡迎你回來,只是爸媽老了,沒辦法像你小時候那樣保護你,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你過得幸福……

好一段語重心長的話。

我們的父母也是一樣的,他們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永遠是子女,只有子女幸福,自己纔會幸福。

在不知不覺之後,父母就老了,以後的每一天誰能說得準,我們每過一天,與父母的時間便少一天。不管怎樣,現在還能用什麼方式珍惜就去珍惜吧!

前些時候媽媽送我去車站,我在車後座上無意間發現媽媽頭上的一根白髮,我說要給她拔掉,她說:“不用拔,拔了還得長,到年紀了。”

眼淚瞬間就溼潤了。

以前感覺爸媽很年輕,身體又好,什麼事都有他們扛着。但是,自從離開家之後,和父母見面的機會談心的時間就少了,回家總是聽爸媽說這裏疼啊,哪裏不舒服的,瞬間感覺爸媽確實年紀大了也老了,經常想爲他們做什麼,即便幫不到什麼,但能讓他們開心些,也是好的。

有時候,在我們眼裏極其廉價的衣服,就能讓他們感動,開心好久。每次離開家門,媽媽都是在身後小聲叮囑要照顧好自己,老爸總是要看着車開啓才捨得離開。每次都假裝很平淡無奇地離開,但是內心深處有萬千不捨。

所以我們要多抽時間回家陪陪父母,關心,呵護他們。

愛不只是說說而已,要行動,去愛。

孝敬父母不能等,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們,多順應一下他們的習慣和行爲,就像我們小時候,他們遷就我們那樣去遷就他們,因爲在孝敬老人時,還有一句俗話:“百孝不如一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