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失的人|碩士兒失蹤8年,河南六旬老人寫78封信寄託思念)

“青兒,我們就你這一個兒子,你回來我們會加倍加倍對你好,咱家的門永遠爲你開着,儘快和家裏聯繫吧。”日前,河南省信陽市居民楊奇峯告訴澎湃新聞,他希望尋找到失蹤8年的兒子楊青。

楊青失蹤前照片 本文圖片除截圖外均爲楊奇峯提供

楊奇峯告訴記者,兒子從小就特別聰明,成績優異,十歲上中學,十六歲上大學,但是性格內向,不喜歡和別人交流,也沒什麼朋友。2010年楊青從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後,在泉州的一家公司上班,工作一年多時突然離職,回到家裏在網上重新找工作卻屢屢碰壁,2012年7月30日早上外出後至今杳無音訊。失蹤的這年,楊青28歲。

楊青失蹤以後,給兒子寫信就成了楊奇峯最大的寄託,他戴着老花眼鏡每天喫力地發帖,懇請網友轉載自己的尋子信件,“我太想聯繫上兒子了,每隔幾天就往他的QQ郵箱發我寫的信,寫了兩年吧,共78封信,我多希望能收到一封回覆的信啊。”

8年來,家人一直在尋找楊青的下落。他們先後輾轉於河南、安徽、湖北、江蘇等地打聽消息,也曾聯繫媒體、在各個網站上發帖,但依然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楊奇峯告訴記者,每每想起兒子一人孤身在外,便心痛不已,“儘管困難重重,我從沒想過放棄,我不怕喫苦,不怕累,我只怕找不到兒子啊!”

沉默寡言的天才少年

“日子雖然貧苦,但是兒子從小就特別聰慧,高考考上了武漢科技大學,後來又在陝西師範大學讀碩士,他一直是我的驕傲。”楊奇峯欣慰地說。

“我和妻子都是鄉村教師,楊青兒時剛會說話便教會了他很多唐詩宋詞和兒歌,四五歲時下象棋,就連我們學校的老師都不是他的對手,圍棋是自學的,由於我們這兒也沒人下圍棋,他便一個人走了黑子走白子。”

楊青9歲參加演唱比賽

“楊青九歲時在全鄉中小學演唱比賽得獎的照片,我們家一直保留着。他再大一點時,乒乓球、籃球也打得不錯,最讓我驕傲的是他的學習,升初中時,學校僅有5人考上重點初中,楊青就是其中唯一的男生,那年他才10歲,現在10歲上初中不算稀罕,那時在咱們縣恐怕是獨一無二的。”每每回憶楊青小時候,楊奇峯都無比驕傲。

可是到考高中體育測試時,年紀偏小的楊青由於個子矮小力氣不大,並沒有獲得好成績。楊奇峯說,儘管兒子楊青被分到了普通班,但是他的成績仍然名列前茅,第一學年的三次考試,分別排到了全校第八名、第四名、第二名,超過了兩個實驗班的很多學生。正因如此,學校直接把他挑到了最好的班級。

楊奇峯告訴記者,楊青從小就比較內向,不太愛說話,朋友不多,也從沒聽他說過在學校跟哪個同學關係比較近。

爲了讓兒子多一些朋友,在楊青上大學的時候,楊青的母親多次提出,希望他邀請同學們到家裏做客。楊青拗不過母親,可惜邀請的男同學有事來不了。“意外的是,楊青又帶來三個女生到我們家做客,住了一個星期,其中一個女孩就是楊青的女朋友,後來他倆同時考研究生,女孩沒有考上便去深圳尋找工作,因爲不在一個城市最後還是分手了。”楊奇峯無奈地說。

“我還記得楊青碩士畢業的時候,他提前幾天就回家了,我當時問他,你7月1日畢業就應該7月1號回來,怎麼不和你的導師、同學在一起照張相,互相留個通信地址,以後找工作交流都很方便,當時他沒有吭聲。”楊奇峯說,“後來也沒有看見他碩士畢業照,兒子只給他看了畢業證和學位證。”

楊奇峯告訴記者,雖然兒子不愛說話,沉默寡言,但他是個特別節儉懂事的孩子。“送他去陝西師範大學讀研時,上車前我的朋友帶給他一盒飯,飯後兒子將那雙深紅色木筷擦得乾乾淨淨,用報紙包好裝進了揹包。這一幕,我至今記憶猶新。還有兒子上小學、初中時穿的衣服多是大人的舊衣服改的,後來他自己也總是買便宜的,沒有買過一件上百元的衣服和鞋子。每次見到他回家脫在門前的破球鞋我們都很心酸,總是被他母親悄悄扔掉。”

楊青對自己很節儉,對別人卻很大方。“有一次去泉州看他,兒子將我帶去的茶葉和板栗分成兩包,一點也不留,全部拿去分給了同事。”楊奇峯表示,兒子對別人挺慷慨,但其實自家也不富裕,奶奶、姥姥那時候看病喫藥,家裏買房還欠了好多賬,這些都需要錢。

楊青一家三口合影

離職找工作屢屢碰壁

2010年楊青碩士畢業後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一家公司上班,單位三面環山,南邊是當地政府和集鎮。自從上班以來,楊青就住在了單位的員工宿舍,由於路途遙遠,工作繁忙,他一年都沒回過家。

“兒子孤寂嗎?受排擠嗎?他是一個從不說他人壞話,從不叫苦的人。兒子又長高了沒有?是不是比以前壯了?自己買沒買衣服?習不習慣南國的生活?工作累不累?和領導同事的關係處的如何?還是那麼惜字如金嗎?我下決心去看看他了。”楊奇峯在博客上默默地表達着對兒子的牽掛。

“他性格內向,很少跟家裏聯繫,我又在學校值班,也害怕影響楊青上班,就一直沒有去看他。有一段時間給楊青打電話,總是不接或者說他還有事就匆匆掛掉,我們感覺到他可能有事瞞着我們。”楊奇峯說。

果不其然,過些日子楊青便給父母打電話,說他辭工了。“我問他才工作一年多,爲什麼沒有和家裏商量一下,他說很忙不願意跟我說。”楊奇峯迴憶,2012年3月楊青離職回到家裏,並沒有馬上開始找工作,而是玩了將近一個月。

楊奇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我對他說,你也不能總玩,工作怎麼辦?楊青說五一的時候能找到工作,讓我們不要爲他操心。”事實上,楊奇峯記得,當時兒子在網上投了一個月的簡歷,沒有收到任何一家單位的應聘消息。

楊青母親看見兒子整天垂頭喪氣不說話,非常心疼,“他母親和他講找不到咱就先不找了,慢慢來,第二天我又繼續開導他,告訴他沒什麼大不了的,希望他不要這麼悲觀,能夠調整一下心態。”楊奇峯告訴記者,那天正是楊青失蹤的前一天。

“當天我們都教過的一個學生考上大學了,非要讓我們過去,我不放心兒子就對我愛人說,要不你一個人去,我在家裏陪兒子。愛人說人家已經邀請咱們很多次了,不好拒絕,都去吧。”楊奇峯迴想起那天,“夜裏兒子又獨自出去了,他過去也經常不打招呼就夜裏出門,有時候甚至幾天都不回家,我們也沒當回事兒,沒找到他就沒管他了。”

“第二天清晨6點,兒子回來了,我們也沒有多問,他母親便去廚房給他做飯,楊青去浴室洗澡,後來他母親發現兒子洗完澡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跑出去了,之後楊青再也沒有回來,離家的時候也沒有帶走手機、身份證和錢。”

楊奇峯告訴記者,兒子之前不是沒受過挫折和打擊,高考失利沒考上理想的大學,結果楊青大學二年級申請退學又重新參加高考,之後考上了武漢科技大學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碩士畢業後也經歷過找工作的煎熬,每天把自己關在屋裏,甚至喫飯的時候都在投簡歷,三個月後也找到了泉州市安溪縣的工作,“我始終不明白兒子爲什麼不辭而別,竟連一條消息也沒有”。

寫給兒子的78封單向信

“剛開始以爲他像往常過幾天就會回家,結果等了數天也沒有他的消息,那時逐漸意識到他是不是失蹤了,在他離家一個月時我們報了警。”楊奇峯嘆了聲氣。

2012年10月26日,在兒子楊青失蹤88天后,楊奇峯給兒子寫下了第一封信。“兒啊,你在哪裏,你那的天氣如何?你冷不冷?我和你媽日夜想念你,心痛你。只是請你和我們聯繫一下,讓我們見你一面,以減輕我們對你的思念之情……”

“楊青失蹤後,他的母親常年失眠,完全需要安眠藥才能淺睡,哪裏有天災人禍,就更加心神不寧,擔心兒子遇難。至於我,眼睛越來越看不着了。我們互相都不和對方提起兒子,那種痛苦是撕心裂肺的。”

發文尋子截圖

2013年1月29日,第59封信記錄了楊青失蹤後家人的悲傷,“青啊,兩位多病的老人十分擔心我和你媽堅持不住,會死在她們的前面。你78歲患着肝硬化病的奶奶,不止一次地喫力地來到咱家拉着我的手說,兒啊,你們要堅強,和青的媽要互相關心着,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還有每次見到你84歲的姥姥,她總是未語淚先流:楊青還沒有回嗎?你們咋弄到這種地步呢。你媽沒有一天不流淚,不後悔,不自責,不抱怨。被她牢騷急了,我失言說,你以爲我的日子比你好過?我常常狂躁不安,心煩意亂,不止一次地想從這3樓上跳下去,一頭撞到車上的想法都有。你媽、你姥姥、你奶的淚向我流,你爸的淚流在黑夜,流向大地。”

78封信,記錄着日常的瑣碎,記錄着想對兒子說的話語,也記錄了老父親沒有解開的心結。“你爲什麼不喜歡跟人交流,難道都沒有共同語言嗎?在衣食住行上爲什麼那麼不在乎?爲什麼那麼刻薄自己?爲什麼不談戀愛?我和你媽到底哪裏不好,還是其他人傷害了你?” 2012年11月10日,給楊青的第18封信中寫道。

新浪博客部分信件截圖

“儘管希望渺茫,我也不會放棄尋找兒子,這78封信我會在新浪博客裏反覆發,也希望好心人可以幫幫我們,希望有哪一天兒子能看到,讓他知道,爸爸媽媽一直是很愛很愛他的,”楊奇峯哽咽着說,“我們特別怕聲響,但是生怕兒子回不到家,或是錯過了接到兒子信息的機會,這幾年家裏沒有鎖門,手機也不敢關機。”

當記者問到最想對兒子說什麼,楊奇峯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到,“青兒,我們就你這一個兒子,我們都快熬不住了,你快回來吧,爸爸媽媽想你啊,咱家的門永遠爲你開着,快點和家裏聯繫吧。”


相關推薦
  • 女子天門山翼裝飛行時失蹤 景區:尚未搜尋到
俞昌宗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俞昌宗_NBJ111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