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小霞运动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秦人自从西周末年开始就担负着帮助周朝抵御西方蛮族的作战任务。
由于长期频繁的战斗,秦人不仅作战经验极为丰富,战斗意志也特别坚定。
但是,面对吴起所率领的魏军的时候,秦人的战斗力似乎迎来了一个直线下降,因为他们几乎每战必败,尤其阴晋之战的时候,秦军50万人竟然被吴起所率领的5万人打的大败,这对秦国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那么,吴起所率领的5万人马为什么能够创造如此奇迹呢?
河西之战魏军的指挥官吴起可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名将。
吴起在鲁国的时候赶上齐国军队入侵鲁国。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面对齐国军队的侵犯,鲁国上下慌作一团,只好请吴起出山帮助抵御齐军。
吴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战就把齐国军队赶走了。
鲁国军队是出了名的战斗力弱,吴起竟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足以体现他高超的指挥艺术。
战国著名的兵书《尉缭子》这么评价吴起:
所以,只要吴起愿意领着军队去和秦军作战,几乎可以肯定这场仗是不会输的了。
参加河西之战的魏国军队是吴起亲手操练的魏武卒。
首先,这些士兵在招募的时候就经历了严格的筛选。不管他们战斗经验如何,但是个个生龙活虎,全副武装的时候,半天就能跑一个马拉松。
而且,跑完之后还能立即投入战斗。
不仅耐力强,还胳膊粗力气大。能开十二石之弩。
所以,我估计魏武卒士兵的体格应该都是下面这样的!
这些棒小伙稍加训练,战斗力就得杠杠的,更不要说有名将吴起亲自把关了。
吴起在训练军队的时候,非常强调纪律性,所有的士兵都要令行禁止,否则哪怕立下了战功也要斩首。
并且,吴起的训练极为严格,士兵不仅要熟练使用弓弩、短剑、长戈等各种武器装备,也要有极为坚韧的意志,以至于士兵在行军的时候都要背着属于自己的口粮,就连吴起都不例外。
在吴起严格的训练下,士兵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吴起所选拔的魏武卒大部分都是拥有自己土地的自耕农,他们平时在家种地,一旦有需要就会迅速集结。
这些自耕农有着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作为魏国最精锐的军人也有着极强的荣誉感。
吴起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想办法激励他们。
魏武卒战斗力强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军功,为了将那些没有得到军功的士兵激励起来,吴起建议魏武侯在祖庙宴请有功人员,并且分成上中下三等,得到的军功越多,在宴会中享受的等级越高,而那些没有军功的人,只好享用最差等级的饮食了。
在祖庙外,家属们的规格也和祖庙内一样,功劳越大吃的越好。
这么一来,没有军功的魏军士兵觉得臊得慌,他们的家属也感到很丢人。
而且,那些经过吴起认真选拔和训练的人,并不觉得比那些捞到军功的士兵差。所以,他们一直想证明自己。
于是,当秦国和魏国再次爆发战争的时候,这些没有得到军功的士兵跃跃欲试。
士兵们昂扬的斗志,让他们面对秦军的时候胜率又提高了几分。
吴起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发生军事变革的前沿,魏国这种取得了先发优势的国家,在军事制度上正在走向正规化,职业化,标准化,所以才产生了魏武卒这样的军队。
而位于西部边境,文化不发达的秦国,在军事制度上还比较落后,他们既没有成体系的训练和选拔士兵的标准,也没有找到正确激励士兵的方式。
在作战中,他们还和过去一样,动员的士兵成分复杂。
考虑到50万秦军在当时几乎已经占到了秦国1/5的人口,又是临时招募起来的,可想而知一定是老老小小齐上阵,相比于魏国军队,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看上去人多,但是战斗力却远不如魏军。
所以,阴晋之战是一支旧式军队和新式军队的对决。
除了人数上的不足,在其他方面全方位碾压的魏军,又在名将吴起的带领下,做到以一敌十也就不意外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