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小仓鼠打洞学会另一种情怀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937年底,为了加强对日情报工作,蒋介石授命戴笠组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这个特务组织草创于国难当头之际,在敌我双方的尸山血海中发展壮大,到抗战胜利后已经壮大成核心成员5万余人、外围人员数十万、遍及党政军各个部门的庞然大物。
抗战时期,军统功勋赫赫。绝大部分人员都深入敌后,在危机四伏的秘密战线与日伪殊死搏斗。打击敌人交通线,炸毁仓库,破坏桥梁,暗杀,策反,搜集情报,发动金融战争等,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暗杀是军统最拿手也是敌人最忌惮的手段。看看军统的暗杀成绩单。
1938年9月30日,北洋大佬唐绍仪与日本关系暧昧,被军统“三大杀手”之一的赵理君砍死在家中。
1939年2月,南京伪维新政府的“外交部长”陈箓,被军统特工刘戈青刺杀。
1940年8月,军统王牌杀手陈恭澍亲自指挥,上海“青帮三大亨”之一的大汉奸张啸林,被军统外围人员林怀部击毙。
1940年10月,南京伪政府的上海市市长傅筱庵,被军统外围人员朱升源乱刀砍死于梦中。
戴笠为了军统可谓是呕心沥血。
人才为先。军统草创之际,戴笠既不搞一言堂,也不搞戴家班,而是搞起了“五湖四海”,从世界范围内高薪聘请一流的特工教官,不管以前是共产党还是中统,只要有能力,军统就照单全收,不拘一格用人才。
比如大名鼎鼎的军统训练总监余乐醒(《潜伏》中余则成的“母校”青浦班就是此人负责),曾是“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和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并列的负责人,曾去苏联接受情报组织“契卡”的特训,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官,北伐时担任叶挺独立团的党支书,还参加过南昌起义。对革命前途失望后,他脱离了共产党,随后加入军统。
有了好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军统开设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从射击、爆破、下毒、电讯、反侦测诸多方面,对特工进行全方位培训。
装备升级。戴笠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他觉得国内的特工技术和装备不够高精尖,已经大大落后于国外同行,于是发扬“拿来主义”,特地引入了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与美国合作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现在技术水平提高了,武器装备也升级了,如何确保特工们的忠诚成了最关键的问题。其中有两条铁律是军统强大战斗力的保证。
铁律一 军统终身制
一日入军统,一世为军统。生是军统的人,死是军统的尸体。特工必须当众宣誓:以终身贡献团体……如有泄露秘密及违反纪律之处,愿受最严厉制裁。军统对于叛徒,向来最狠,不仅必杀,而且祸及家人。
这一招最狠。一入军统就得干一辈子,想不忠心都不行!只有全心全意为组织服务。其实当时加入军统的人大多都是奔着救国救民来的,还不像抗战胜利后只想着升官发财,誓言大多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作秀。
铁律二 抗战期间,不得结婚
这一条看似不通情理,其实很有必要。有很多人,特别是男人,对自己硬得起心肠,下得了狠手,一旦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就心软了。多了一个人就多了一份牵挂,一旦结婚,甚至有了孩子,被捕后叛变的几率比单身人士高得多。比如《红岩》中的大叛徒甫志高,一开始也是铁骨铮铮、宁死不屈的汉子,可老婆一被抓,意志马上就垮了。
单身汉就自由得多、简单得多。快意恩仇,追逐救国救民的理想,刀斧加身不改志,身陷囹圄不后悔。抗战时期军统至少有一万八千人殉国,这些人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