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帶着這份自豪與榮光,我國5G建設還需乘勢而上,在建設速度、融合深度、應用廣度上下功夫,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各地要再接再厲,在建設速度、融合深度、應用廣度上按下“快進鍵”,努力開創信息技術大創新、產業模式大變革、發展質量大提升的新時代。

近日,中國移動珠峯6500米前進營地2個5G基站及所有點位正式調通,5G信號直接覆蓋珠峯頂端,中國5G基站建設迎來又一個里程碑。

山高人爲峯。5G在某種程度上代表着人類的科技新高度,而峯珠穆朗瑪峯也被譽爲世界屋脊。此次5G上珠峯,象徵着技術進步的新高峯與大自然的高峯比肩鼎立,既是中國5G的“登頂”之作,更昭示着中國新基建的“新高度”。帶着這份自豪與榮光,我國5G建設還需乘勢而上,在建設速度、融合深度、應用廣度上下功夫,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

在建設速度上下功夫。5G建設也可以套用“要想富,先修路”這句俗語,其基礎設施建設就像“修路”一樣,是必不可缺的先決條件。當前,各地新基建投資開足馬力,作爲新基建的“排頭兵”,5G建設更是呈現全力加速狀態。此次5G上珠峯,就是我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縮影,工程技術人員克服高寒缺氧、環境惡劣、運輸不便等困難,僅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在生命禁區的工程建設極限挑戰,爲後期拓展珠峯5G智慧旅遊、科考5G通信保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日,1千多萬網友已經在家通過5G直播信號觀看珠峯全貌,感受“雲登頂”,展示了中國5G方面的強大建設實力。此外,5G基站已覆蓋一大批中國地標性建築,八達嶺長城、故宮、曲阜“三孔”、蘇州園林等地,都已開通5G網絡,多個城市的地鐵也接入5G。各地要再接再厲,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爲5G商用配套建設一條條“信息高速路”。

在融合深度上下功夫。5G發揮好“引擎”作用,關鍵要做好融合應用文章,發揮產業支撐作用。5G作爲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數字基礎設施,不僅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時,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日益成爲各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以旅遊行業爲例,除了珠峯“雲登頂”吸引超千萬人的圍觀,故宮、五臺山、平遙古城、皇城相府等多個景區也紛紛通過直播、5G等技術實現了“雲遊”。當然,“雲旅遊”的異軍突起,只是5G作爲促進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未來將實現行業智能化重塑,促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接下來,我們要“深耕”5G商用領域,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相融合,驅動醫療、教育、物流等領域數字化轉型,實現賦能賦智,在融合應用中釋放5G的最大優勢。

在應用廣度上下功夫。5G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制高點,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3月底,中國移動5G套餐客戶數累計達到3172.3萬戶,相比2個月前大增近5倍。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介紹,2020年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長129.1%的基礎上再增長39.3%。各地也根據自身產業環境和民生需求的差異,提出了接地氣的重點應用發展領域。比如:山東的“5G+智慧海洋”應用,山西的“5G+智能礦井”應用,上海的“5G+金融服務”應用,廣西的“5G+智慧港務”等。可以說,人們對5G的需求強勁,應用領域廣泛,市場需求旺盛,經濟拉動效應十分顯著。因此,各地要探索5G商業模式,圍繞智慧廠區、智慧景區、智慧園區、智慧港區、智慧校區等重點領域,積極開展5G場景先行先試,培育形成示範工程,探索積累一批可應用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發揮5G的強大帶動效應,是中國領跑世界經濟數字化進程的題中之義,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各地要再接再厲,在建設速度、融合深度、應用廣度上按下“快進鍵”,努力開創信息技術大創新、產業模式大變革、發展質量大提升的新時代。(作者系四川在線特約網評員)

來源:四川在線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