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局座張召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消息,一架F-22隱身戰鬥機當天在佛羅里達州墜毀。

據說這段在社交媒體上熱傳的視頻是以前的一起事故

美國空軍在當日的聲明中稱這架飛機原本在進行“例行訓練飛行”,事故發生後飛行員安全彈射出機艙,目前已被送往埃格林空軍基地的當地醫院“進行觀察和評估”。而事故發生的地點,就在位於該州西北部的埃格林空軍基地附近。

非常巧合的是,不久之前,美軍的一架F-22還被中國雷達探測過。

據“防務世界”網站5月13日報道,委內瑞拉防空部隊探測到了一架靠近委內瑞拉領空飛行的美國空軍F-22隱形戰鬥機。

事件發生後,委內瑞拉空軍於5月12日向美國空軍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飛機試圖侵犯委內瑞拉領空,委方將會在不進行警告的情況下向美軍飛機開火。委內瑞拉軍方消息人士表示,這並不是美軍的F-22戰鬥機第一次試圖以“挑釁方式”侵犯該國邊境領空。

而委軍讓F-22“現原形”的裝備,是中國製造的JY-27型雷達。

用中國的雷達照美軍的戰鬥機委內瑞拉你好……機智啊

JY-27雷達是由中國研製的米波三座標遠程對空監視雷達,其不但具有頻段和超大功率孔徑積雙重反隱身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機動能力。有很多部署在沿海地區,專攻探測在危險邊緣瘋狂試探的隱身戰機。委內瑞拉曾於去年在媒體上公開展示過部署在利伯塔多空軍基的三套JY-27雷達系統。

當然,現在還無法確定墜毀的這架F-22是不是被中國雷達發現的那架F-22,即便是的話也只能說這實在是太巧了,但兩件事之間並沒有什麼絕對的聯繫。

埃格林空軍基地與委內瑞拉隔海相望

基地內有F-22、F-35、B-2和B-52等多款軍機

但話說回來,F-22再怎麼着也是隱身戰鬥機啊,人家F-22千里迢迢飛越加勒比海來窺伺別國領空,結果還沒到地方就被中國的雷達探測到了,這樣做豈不是讓“猛禽”很沒有面子啊?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中國雷達第一次發現F-22。

時間回到2016年,《解放軍報》於當年2月份刊登了一篇題爲《戰鷹翱翔捍衛海空安寧》的文章稱,我東海防空識別區附近出現不明目標,東海艦隊數架戰機隨後進入防空識別區警戒巡邏。當時海外媒體幾乎清一色的認定這架“不明目標”就是美國的F-22戰鬥機。

再往前倒,《大公報》也曾報道,早在2014年就有部署在山東的JY-26雷達捕捉到F-22。

JY-26雷達

如果只被中國雷達捕捉過可能略顯蹊蹺,但是F-22還曾被自家的飛機“擊落”過。

局座在《張召忠說90: 電子戰飛機“咆哮”亞太》這期節目中曾經給大家介紹過一個經典案例:2009年美國曾經搞過一次演習,讓F-22對陣剛剛服役不久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結果一局下來,這款世界上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就被這款“魔改超級大黃蜂”的三代半電子戰飛機給“KO”了。

原因是EA-18G在戰鬥之初使用了靜默戰術,關閉雷達被動監控。然後等到F-22自己打開雷達進行搜索時,EA-18G又重新開機順藤摸瓜找到並且鎖定了F-22。這時演習的導演部裁判F-22已被“擊落”,EA-18G在這場超視距空戰中拿下了首殺。

甚至在最“不堪”的時候,F-22還被法國“陣風”戰鬥機鎖定過……而且還是兩次。

2018年10月,一段法國“陣風”戰鬥機與F-22狗斗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盛傳。視頻是一架“陣風”戰鬥機HUD(平視顯示器)記錄下來的畫面,通過視頻可以看到與F-22隱形戰鬥機具有代差的陣風戰鬥機竟然神奇的兩次用機炮瞄準光環鎖定F-22戰鬥機!當然,事後有人分析是因爲當時F-22掛載了副油箱影響其發揮。

無論是中國雷達、法國“陣風”還是美國的“咆哮者”,都用演習或者實戰證明了F-22是可以被發現的——當然是在一定條件和時機下。

作爲世界上首款單座雙引擎第四代隱身戰機,F-22一直被認爲是綜合能力最佳性能的戰機。而且就隱身性能而言,F-22的雷達反射面積比F-35戰鬥機的還要小,世界任何一架戰鬥機在這一點上也難出其右。但是,雷達反射面積小並不代表雷達反射面積沒有。

世界上主要的幾種隱身戰鬥機

局座定律:“只要發現目標就意味着打擊目標,而打擊目標就意味着摧毀目標。”從F-22自身的原因來說,它被雷達探測到有兩種可能。

其一,F-22自身隱身塗料脫落,被雷達“撿漏”。

這一點並非空尋來風,早在幾年前就有媒體傳出F-22“掉漆”的圖片,甚至有部分機身蒙皮出現磨損。F-22的平均飛行小時成本約爲6萬美元,其中大部分都用在了填補和修復因高速飛行而脫落和損傷的隱身塗層。

雖然隱身塗層能夠有效吸收及分散雷達波,但這並不是F-22隱身的決定性因素。減速板、武器艙門和發動機噴管採用鋸齒狀外形設計;外傾雙垂尾加上平尾,遮擋了發動機紅外信號;主機翼前緣與同側平尾前緣平行等等外形設計,纔是F-22雷達反射面小的主要原因,所以這一點很難成立。

B-2轟炸機與其他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對比

F-22戰鬥機反射面積與B-2相當

其二,就是F-22就是明擺着想讓委內瑞拉看到,專業團隊、空中威懾。

2016年我軍在東海發現並攔截F-22時就有網友稱,F-22當時是掛載反射器的(三個互相垂直的反射板,可將任何方向射來的電磁波按原方向反射回去,增加雷達識別的精度)。更何況當時的調動主要是爲了威懾,就是要讓你看見。

搭載角反射器的F-35戰鬥機

即便沒有掛載角反射器,F-22也可能會故意暴露自己的雷達信息,專門讓委內瑞拉軍隊發現。但問題是單純爲了威懾的話,爲啥不讓B-52或者B-1B這樣經濟實惠、量大肉多的戰略轟炸機去呢?如果說爲了蒐集情報的話,SR-71和EP-3C這樣的偵察機它不香嗎?當然,你也不能排除美軍就是想用F-22製造那種“臨門一腳”的感覺。

最後一種可能,那就不是F-22的原因,而是中國的JY-27雷達在實戰狀態下探測到了正在執行作戰任務的F-22戰鬥機。

當然,至於中國的米波雷達如何解決低角覆蓋盲區、空域不連續等問題?隱身戰鬥機的雷達反射面積在這一頻段是否會增加2~3個數量級?JY-27是否使用了數字陣體制+超分辨算法+地形匹配波束等黑科技……局座是退休老頭,咱啥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JY-27雷達

總之,科學技術的發展伴隨着武器裝備的更新迭代。局座很多次強調:“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每一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投入作戰後,必然使傳統的戰役戰術、條令條例、編制體制和軍事戰略理論面臨挑戰。

武器與戰爭如此,人與社會也是這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