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後, 新四軍軍長葉挺被國民黨扣留,副軍長項英犧牲, 根據軍委的命令1941年1月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並重組新四軍,下轄7個師.

代軍長:陳毅,政委:劉少奇, 副軍長: 張雲逸,參謀長:賴傳珠,政治部主任:鄧子恢
注:因爲葉挺被國民黨扣留,所以陳毅一直是代理軍長,46年空難葉挺犧牲,陳毅才正式成爲新四軍軍長.

第一師是原新四軍陳毅的一支隊與粟裕的二支隊匯合組建的江北指揮所的部隊,
師長:粟裕,政委:劉炎,政治部主任:鍾期光
注:新四軍軍部在蘇中地區,屬於粟裕的防區.第二師(主要活動範圍: 安徽東部)
第二師是原新四軍高敬亭的四支隊部隊
師長:張雲逸(兼),政委:鄭位三,副師長:羅炳輝,參謀長:周駿鳴,政治部主任:郭述申
注: 張雲逸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其實部隊主要工作是副師長羅炳輝在主抓.第三師(主要活動範圍: 江蘇北部地區)
第三師是八路軍115師344旅的南下部隊
師長兼政委:黃克誠,參謀長:彭雄,政治部主任:吳法憲
注:第三師是115師的正規序列下的部隊,所以要隨115師進入東北。第四師(主要活動範圍: 安徽北部)
第四師是原八路軍參謀處長彭雪楓南下匯合新四軍四支隊的留守部隊發展而成
師長兼政委:彭雪楓,參謀長:張震,政治部主任:蕭望東
注:第四師屬於非正規軍部隊組建而成,相對較弱第五師(主要活動範圍: 安徽西部)
第五師是四方面軍李先念重回鄂豫皖組建的部隊
師長兼政委:李先念,參謀長:劉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質斌
注:第五師是重回原四方面軍根據地擴建的部隊,所以是新四軍7個師中最強部隊。第六師(主要活動範圍: 江蘇南部地區)
第六師是原江南指揮部所屬部隊發展而成
師長兼政委、政治部主任:譚震林,參謀長:羅忠毅
注:第六師靠近國民黨的核心區域自然發展困難,所以向蘇中靠攏,與第一師合併。第七師(主要活動範圍: 安徽南部)
第七師是皖南事變突圍出來的部隊組建而成的
師長:張鼎丞,政委:曾希聖,參謀長: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偉
注:張鼎丞一直是粟裕的老上級,但第7師實力一直很弱。

江蘇由北到南依次:第一師,第二師,第六師,黃克誠的第二師與山東相連,後來第一師與第六師合併,蘇南與蘇中合併,粟裕任師長, 譚震林任政委.
安徽方面四個師分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張雲逸的第二師靠近浙江,彭雪楓的第四師與王樹聲河南軍區相連, 李先念的第五師靠近湖北, 張鼎丞的第七師江蘇相連,

解放戰爭爆發,山東軍區的部隊及蘇北部隊(第三師)進軍東北,新四軍奉命接收相應的防區
張雲逸的第二師與彭雪楓的第四師進入山東,匯合山東的許世友的部隊組建山東野戰軍。粟裕的第一師與第六師, 張鼎丞第七師組建華中野戰軍。李先念的第五師進入湖北,並與王樹聲的河南軍區組建中原軍區。
新四軍的七個師長其實各自負責着江蘇安徽的七個分區,所以55年授銜時粟裕根本沒有資格代表新四軍入選十大元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