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由《悟空传》反观网络文学与网络新人类

文/玄峯

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其真正的学术定义尚不明确。

在世纪之交时,中国的互联网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悟空传》作者今何在最早在新浪网金庸客栈上面连载发表小说,共二十章。该书在出版后引起广大网民的阅读高潮,在网络上一直享有“网络第一书”的美誉。

可是时隔二十年,网络文学也有了一番发展,却很少再出现像《悟空传》一样广受大众认可的堪称经典的作品了。在大众的眼中,网络文学是处在鄙视链底层的,读网络文学也就意味着肤浅、没内涵,即便其中的确有几部精品,也难逃偏见。

遍观当今的网络文学,多数是一些缺乏内涵,快餐式的文字。它们没有太多的内在结构,存在很多逻辑错误和与实际不符的地方。这样的文学并不适宜多加阅读,然而在忙碌的现实中,人们将偶尔的闲暇都投入到网络中,渐渐失去了深阅读与深思。

这时粗糙构思与叙事的网络文学便为碎片化的阅读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这么看来,网络文学的存在发展,是与网络人类相辅相成的。网络文学因人而发生改变,人也不知不觉受阅读作品的潜移默化。

从这里反观当年的《悟空传》,我想它能够受人追捧,是因为它符合了很多人的真实心态。真正不带偏见地去看网络文学,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坦荡表达自我感受的文学方式。

当教育事业发展到如今的程度,阅读的门槛几乎没有了,甚至写作的门槛都是大大降低,并且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平台,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进行创作,甚至都有“互动式”写作,完全无从构思,接龙、合作都可完成。

刘勰曾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科技大大进步,写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人类,也悄然变化。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纷繁复杂,人也由此产生了很多复杂的情感,人们常提的一种情感是焦虑,这简直成了当代人的“病症”。网络文学这一随网络新人类应运而生的事物,则更契合这一特点。

文学风格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类是“贩卖焦虑”,那些“忧郁哀愁”的文字让人沉溺其中感慨自伤,一类是“积极”至“爽文”的地步,让人自我陶醉,自以为可以一路刷怪最后无敌于天下。这些都是焦虑带来的不自信受困扰的表现。内容相对单一,网络文学想要实现长期长效的发展,是需要应对社会不同群体与现状进行考量的。

电影《悟空传》剧照

所以网络文学在这里就变成为了压力过大的网络人类缓解焦虑病症的一副药剂,可是缺乏内涵的网络文学就成缺乏力量的药剂,流于表面,治标不治本,或者就是赤裸裸的精神鸦片,使人一时欢愉,却跌入肤浅的深渊,而网络文学市场、商业化的特点又要去为了迎合日益浮躁的读者。于是陷入恶性循环,既伤害了网络文学,也伤害了网络人类。

相反,倘若网络文学继续保持它的纯粹,仅仅是载体变成网络这一点不同,发挥自由随性的优点,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帮助,生活无处不成诗,随时随地可以接受文学的,当鉴赏水平上升、素养提高后,对网络文学的要求也会提高,相互成全又相互促进。

《悟空传》就很符合网络新人类,它使二者平衡却不偏激,它有其鲜明的特点,有时不依常规写作,书中人物可随口冒出现代用语,这是网络文学独到之处,不拘形式。

漫天仙佛也不如常人所想,他们也懦弱、欺软怕硬,妖怪都具人性,他们与现代社会的人们一般,令人不禁莞尔,又无法不感慨。这是它随意自然,又像是社会缩影的特点,在嬉笑怒骂中,不拘束地展现自我想法,毕竟新人类并不想在这里看严肃的说教,更乐意借此自我满足。

最重要的还是书中体现的反抗精神。宣扬人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玄奘曾言,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的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印证了一批青年人在困惑中成长的轨迹,他们有冲劲,敢于拼搏,为了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来过。

如果反抗精神不足以动人,那么书中亦有感人的爱情故事,悟空与阿瑶也好,天蓬与阿月也好,总令很多人感慨。虽然是天上的故事,是星月间的神话,但都是基于现实中人们真实情感而写成的,很多人都能在书里找到自己的样子。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时代的变化,同时也更新了工具。网络新人类不仅仅是活跃于网络上的人,他们的想法心态也变化太多,文学的形式也由人与工具的更新发生变化。人们曾深思,网络文学究竟是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一个克星,还是文学末路上的一个救星……

若要朝有益的方向发展,则需要引导,需要推动。网络文学逐渐市场化商业化泛娱乐化,但不能因此使随心而至的文字沾上铜臭,良性的发展当然不能脱离市场,只是网络文学也不能脱去自身的纯粹。网络文学和信息交流手段的发展,也让人们在思考其与纸质文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去进行良好的处理。

网络新人类文化中流露出浓浓的现代人的真情实感,文学是寻求慰藉的港湾,希望可以是如《悟空传》一般能令你温柔好梦后又能整装待发,而不是仅仅堕落的温柔乡,自我膨胀的。如今网络新人类不该是囿于现实的困扰,毕竟这是以年轻人居多的群体,该以旺盛的想象力、创作能力去提升网络文学的审美与欣赏能力。

《悟空传》在此做到了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的一种和谐,然而却只是少数的典型。网络文学也应有其所追求的审美艺术标准,透过其独有的媒介与风格方式,去展现内心想法、反映现实,达到网络文学应有的积极作用。

反思与转型需要由人来推动,固守传统的文学观念难以形成现实的突破,《悟空传》成为网络文学研究的典型,然而典型毕竟是典型,如果要深入研究普遍现象,更应该去看看其他广大作品去寻找共性,通察优劣。但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还是流于表面,或者实际上很多学者就抱着对网络文学鄙夷的态度不屑于研究,缺乏理论与体系的建构,也使网络文学的发展更显困难,陷入鄙夷的泥沼。

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与构建文学评论的体系是目前需要针对网络文学做出的改变,另外网络文学也始终是扎根于网络,与广大网络人类所互动,相互成全的。不可否认,网络文学推动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从《悟空传》来看,文学大众化就是更贴近于生活,更贴近人们的真情实感,新人类将他们的情感诉诸于文字,或是从文字中寻找自我,他们相互影响,既是推动者,也会是受益者。网络文学需要鼓励、引导其发展,从而形成文学与人的共赢。

从《悟空传》一本书看到的可能有限,但网络文学与网络新人类却还存在无限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