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畔》这首歌异常温柔,所以提起贝加尔湖,大家都觉得贝加尔湖面波光粼粼,一派好风光。却很少有人知道,贝加尔湖其实有三个“世界之最”的记录,而且当地居民痛饮之前,都得敬它一杯,因为它是一个“危险”之湖。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贝加尔湖有哪三个世界之最?首先第一最——世界上最古老的湖。因为贝加尔湖迄今有2500万年历史,历史悠久,非常迷人。第二最——世界上最深的湖。它的平均深度有730米,最大深度足足有1642米,这种大自然形成的深度,是人类想象不到的。第三最——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湖。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字还是很可怕的。


除去这些数据,只看月牙形状的淡水湖,湖内养育了很多水生物,湖边一丛丛植株,风景秀丽。所以当地的居民很喜欢来贝加尔湖畔聚会、喝酒,不过当人们打开酒壶盖,将散发着酒香的液体倒入杯中时,却不是倒入自己的肚中,而是充满恭敬地敬一敬湖水,仿佛在面对着一位伟大的神明,当这个仪式完成后,人们才会正式开始聚会。起初,外地的游客来到贝加尔湖畔游玩时,看到当地居民这样的行为感到很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地的居民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喝酒的,因为祖先们认为贝加尔湖是一座脾气很大的湖,一旦得罪了它,后果不堪设想。


贝加尔湖脾气大?其实关于“脾气”的问题很好解释。首先,因为气候影响,贝加尔湖每年都会卷起很大的风浪,有时浪高达4米,异常恐怖。历史上记载过很多贝加尔湖的事故:一只前往乌索利耶的运款大舢板,在贝加尔湖的风暴袭击下,葬身湖底;在1890年,“沙皇皇储”号汽船也葬身在风雨交加的湖面上;1900年10月4日,商人济良诺夫和他的货船一起消失在贝加尔湖的风暴中;1903年8月9日,40艘驳船在龙卷风的胁迫之下,一一沉入湖底……


这样的记载太多太多,如果没有这些记录,人们会认为美丽富饶的贝加尔湖非常温柔,可是它的暴躁却让人不敢恭维,因此还有人称其为“死亡之湖”。那么,贝加尔湖到底吞没了多少船只和生命?这个答案没有人能够回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仅2003年一年,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巡逻队就在贝加尔湖的一个不长的湖段——奥利洪湾湖段上,发现了百余艘被湖水吞噬的快艇和汽车。这只是一个时间段内的一段湖面上的记录,足以可见贝加尔湖的暴躁脾气,真的不是好惹的。

而且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贝加尔湖每年有5个月的“封冻期”,湖面上会结起60厘米到1米厚的冰层。按道理来说,这么厚的冰层应该是极好的湖面通道,很方便人或动物行走,但是贝加尔湖并不是这么好说话的,这些冰层也变成了它用来猎取“猎物”的工具。据记载,100多年前,就有一支雪橇商队,在经过贝加尔湖时触冰,全部沉入湖底。为什么贝加尔湖面的冰层这么脆弱?


首先第一个原因,其实厚厚的冰层不脆弱,贝加尔湖面的冰层是由大大小小的“冰块”组合而成的,冰块与冰块之间的裂缝才是真正的脆弱,这些裂缝间距有大有小,有的没有结冰,有的薄薄一层,车辆、行人在这样的冰块上行走,稍不小心就会掉进裂缝里,简直是走在丧命的通道上。除此之外,第二个原因是,贝加尔湖底还会不断上涌热泉,热泉的温度很高,常常会融化掉底层的冰,使得冰层厚度大大减小,冬季时候,人们因为雪的覆盖而无法看清冰面的厚度,进入冰面上就容易出事故。还有第三个原因,环斑海豹为了呼吸和养育下一代,一定会在结冰的时候在冰面上凿洞,每年都有不少人从这些洞中滑落到湖里,殒命于此。正是因为这几种原因,所以冬天的贝加尔湖更加“要命”。


这些传言虽然可怕,但还是阻挡不了“亡命之徒”的脚步。1919年11月13日,寒风呼啸中,沙俄海军上将阿历克赛经过贝加尔湖畔。此时的阿历克赛护送着沙皇从民间搜刮来的500吨黄金,正一脸得意洋洋计划着黄金的去处,手下却突然有人来报:“前方铁路已经被彻底破坏,只能乘雪橇穿过贝加尔湖。”不过,贝加尔湖面有许多危险传闻,大多数经过湖面的行人都要一脸敬畏,小心翼翼地通过,阿历克赛却不屑于尊重湖面的仪式,而是径直走上贝加尔湖,当他们走到湖中央时,突然,冰面出现了裂缝,所有人员连同500吨黄金,一下子全都沉入了湖底,令人唏嘘。看来,无论传言是真是假,大家都要敬畏这座伟大的湖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