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沒有似如,但是我們這些歷史的後來者卻可以提出假如,因爲只有假如纔會有無限的可能,纔會讓歷史一點一滴地露出他們猙獰的一幕。


所以我們假設劉備並沒有死,還奮發圖強統一了三國當上了大漢的天子,哪麼他手下有兩大功臣絕對第一時間被斬,會是誰呢?

大家可能會相當的驚訝,這可是自己的手足兄弟,摯愛親朋,劉備怎麼可能會對自己的手足下黑手呢?

相信大家也看到過不少的影視電影,對於古代所謂的義氣也有了很高的認識。


說白了劉關張三兄弟只能說事業未成功,所以他們之間還有着很親密的關係,可真要是到了劉備的事業走向巔峯的時候,也就到了跟自己的親兄弟一起算總賬的時候了。

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在自己身邊稱兄道弟的人少嗎?劉邦打天下的時候,韓信還跟他一起穿一條褲子呢,可最後的結局是如何的,大家又不是不明白。

只能說當老闆的給你一些知心話,聽聽就行了,千萬不要當真,如果你當真了,也就離死不遠了。


就好像劉備曾經跟趙雲說過,要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兄弟一樣,可是趙雲敢這麼做嗎?

如果趙雲真的跟劉備每天勾肩搭背、稱兄道弟,或許我們連趙雲是誰都搞不清楚了,很有可能會莫名其妙的死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裏。

扯遠了,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繼續說一下張飛。

相比起關羽關二哥,張飛更喜歡跟上層人士接觸,可以說張飛屬於一門心思往上爬的人。


別看張飛一個大老粗,但是人家粗中有細,雖說最後被自己的屬下給摘了腦袋,也只能說張飛餘下不嚴而已。

如果我們仔細的分析一下張飛,就會發現張飛相當的會拉攏上層人士,大家都知道關羽跟其它的謀士,或者說劉備身邊的頂樑柱們不合。

可是誰聽過張飛跟他們不合的,哪怕到了張飛臨死前,依然沒有聽說過他跟誰鬧出什麼大矛盾。


要知道張飛只是一個殺豬匠而已,卻慢慢地走到了蜀國的最上層,雖然有劉備的原因,但是跟自己的能力也是分不開的,就連劉備的兩任兒媳婦也都是張飛的女兒。

假如劉備死後,張飛還活着,很明顯蜀國的大權一定會落入他的手中,並且依靠着張飛一直以來的優勢,就連諸葛亮也要靠邊站。

可以說張飛纔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人,不顯山不顯水,卻牢牢地站在了蜀國的最頂端,明明是個大老粗,卻沒有任何人對他反感,真心可怕。

諸葛亮這個就屬於很明顯的權臣了,在古代權臣如果沒有謀奪天下,最後的結局幾乎沒有什麼好下場。


別的不說,就拿鰲拜來說,當時的鰲拜權力不夠大嗎?一個十來歲的小娃娃,再聰明又能聰明到哪裏去,可是最後的結果呢?所以說權臣一般來說都是不得好死。

可我們的諸葛亮就佔了這麼一條,給皇帝打工,不是看你有多少朋友,而是看你能得罪多少人。

因爲你得罪的人越多,說明自己的根基越是不穩,皇帝纔敢放心地用你,如果你的勢力比皇帝還要大,不殺你留着過年嗎?


雖然諸葛亮很傲,可人家很會做人,把蜀國所有的人才全部管理得服服帖帖,基本上諸葛亮說一,沒有人敢說二。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快要天下無敵的時候,可是自己頭上卻還有一個皇帝,這個時候能怎麼辦。

肯定是跟曹操一樣把自己的老闆給架空了,不然的話自己能不能活到第二天的中午都不好說。


雖說諸葛亮事事都請示蜀國的皇帝,可如果對方不聽,諸葛亮就會想盡辦法讓對方聽自己的話,可以說一個權臣做到這個地步也是沒誰了。

也就是當時的劉禪年紀小,再加上基礎薄弱,要是劉備還活着,早就把諸葛亮砍死一百遍了。


總結

總得來說,假如當時的劉備還沒有死,並且統一了三國,哪麼最有可能被劉備除掉的兩個人,就是張飛與諸葛亮,因爲他們兩個人真心沒有太大的缺點,都屬於人脈廣、會來事的人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