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有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許旌陽、葛仙翁、邱弘濟。

第一次讀《西遊記》時候,便對四大天師產生疑問,原著裏的與道教裏的四大天師不同。

道教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許遜、葛玄、薩守堅、共爲四大天師。

兩相對比,不難發現,區別是邱弘濟和薩守堅。

歷史上並無邱弘濟此人,但在極少數道家典籍中有。

吳承恩將大家所熟悉的薩守堅換成邱弘濟,參考的應該是《正統道藏》裏的僉書上相浮丘真君。

《正統道藏》是由明代正一派天師,有道門碩儒之稱的張宇初(1359-1410)撰寫。

此書成書早於《西遊記》,吳承恩借鑑的應該是這本對他而言最新的道家著作。

給邱弘濟追根溯源,沒有太大的意義,我們解讀《西遊記》,不是解讀道家典籍。

所以,邱弘濟不多講了,他在《西遊記》裏出場次數也不多,與其他三位天師一起出場5次,自己出場2次,做了些上傳下達的事。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張道陵、許旌陽、葛仙翁三位。

張道陵:

大家對他再熟悉不過了,相傳他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後世孫,正一盟威道(天師道)創始人,後世尊稱爲“老祖天師”。

張道陵著有《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

據傳,巴蜀一帶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害民。祀奉鬼妖的法教巫師聚衆斂財,無惡不作。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

東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四川雲臺山中,玉皇大帝派遣使者持玉冊,封張道陵爲正一真人,張真人逝世前授給長子衡斬邪二劍,叫他要驅邪誅妖,佐國安民,世世由一個子嗣來繼承他教主的地位。囑咐完畢,張道陵和弟子王長、趙升三人飛昇天界。

張天師在《西遊記》裏出場次數不多,大多是替孫悟空引路,比如孫悟空嫌棄官小反下天宮後,御馬監監丞、監副在張天師的引領下見玉皇大帝等。

許旌陽:

許遜,晉代著名道士,道教淨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道教尊爲許真君。

因在晉太康元年舉孝廉,出任旌陽令,在任上棄官東歸,因此有許旌陽的稱呼。

棄官後,許天師在西山中修道煉丹,創“太上靈寶淨明法”,白日飛昇。

許真人在《西遊記》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孫悟空整日遊手好閒,是他在玉帝早朝時提出說孫悟空無事閒遊,結交天上衆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且建議玉帝給孫悟空安排個差事,以免他閒中生事,惹出事端。

就這樣,孫悟空被派去看守蟠桃園。

後來,孫悟空因鬥不過青牛精,上天搬救兵,許真人又告訴他“此一時彼一時”,意思是說當年你大鬧天宮,諸神只是出工不出力罷了,真要打起來,你孫悟空不是他們的對手啊。

葛仙翁:

葛玄,道教靈寶派祖師,尊稱葛天師,道教尊其爲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

吳嘉禾二年,他在閤皁山修道建庵,築壇立爐,修煉九轉金丹。

《西遊記》裏,其他三位天師負責嚴肅,他負責幽默,不止一次的調侃孫悟空。

原著道:“疑是上天兇星思凡下界,爲此老孫特來啓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鑑,降旨查勘兇星,發兵收剿妖魔,老孫不勝戰慄屏營之至!卻又打個深躬道:以聞。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後恭?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後恭,老孫於今是沒棒弄了。”

天師的意思很簡單,說猴子現在難道變了?學會前倨後恭了?

還有一次,把孫悟空必做蒼蠅,原著道:“行者笑道:該與不該,煩爲引奏引奏,看老孫的人情何如。葛仙翁道:俗語云蒼蠅包網兒,好大面皮!許旌陽道:不要亂談,且只帶他進去。”

仙翁此處並無惡意,也不是看不起猴子,而是調侃他一下罷了。

因爲,天界諸神都知道當年諸神給孫悟空留面子,才敗陣,孫悟空卻不知道。

仙翁說此話,純粹的調侃。

四大天師,在《西遊記》裏出場的次數不是特別多,但起到的作用很大,他們要是不傳達,孫悟空恐怕要被堵在南天門外了。

四大天師的工作是上傳下達,得罪他們,可是很難見到玉帝的。

他們的工作危險悉數也是很高的,一旦上傳下達錯了,與捲簾大將的下場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