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得李嘉銘在一旁切菜時,女兒說了一句:“爸,你不覺得姑姑她們太累了嗎,劉家的女孩子是不能幹活的”。講真,如果所有的父母都這麼開明的話,我們的婚姻會不會也少去了一些麻煩呢。

  文 | 小樸

  都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但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

  近日,在微博上刷到了一則關於 《婚前21天》的短視頻。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看完視頻後眼眶也跟着泛紅。

  尤其是那句“我背得動”。


  原以爲隨着年紀的增長,父母也會慢慢老去,也該到了我們去照顧他們的時候。

  可怎麼也沒想到,在父母眼裏我們始終是一個需要他們來“背”的孩子。

  也許女兒任性,但父親始終會是先低頭的人。

  “老劉錯了,對不起你,對不起小劉”


  其實父親不是不希望你出嫁,而是真的很捨不得,那個曾經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女兒,就這麼成了別人的妻子。

  他還有時間有能力,能夠多疼你幾年,可你怎麼就這麼着急了呢?


  《婚前21天》記錄着幾對不同的“夫婦” 。

  繞過了吳尊夫婦的八卦,何雯娜夫婦的矛盾,傅首爾夫婦的甜蜜之後,才發現劉泳希和李嘉銘似乎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

  剛出道沒多久的新人演員,房子車子都沒有,但二人卻迅速陷入了愛河。


  而比起何雯娜婆婆的強勢,李媽媽簡直堪稱“完美婆婆”。

  有着山東人的熱情,也有着做母親的溫柔,不會一味地袒護兒子,也會設身處地的替女方家考慮。

  像那種“媽媽和媳婦兒掉進河裏,我先救誰?”這種問題,在李媽媽這裏根本不存在。

  “那推倒媽媽面前,媽媽就說先救你媳婦”


  旁邊的李爸爸還表示,打算趁機讓妻子去學一下游泳。

  “你得現在努力學習游泳,就不需要你去救了”


  面對兒子較爲“曲折”的娶妻之路,換做別個母親,可能都會心疼自己的孩子,明明這麼優秀,還有什麼看不上的呢?

  可李媽媽卻會鼓勵兒子繼續加油,讓他多理解未來的岳父。

  畢竟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就這麼突然嫁人了,換做誰心裏又會捨得呢?

  “所以說去了以後,人家岳父說什麼、兇你、批評你,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好好聽”


  “你說岳父現在想喫飯,行,我去,勤快一點,手勤眼快”

  這邊李媽媽囑咐了半天,旁邊的李爸爸也不甘示弱。

  “禮節上咱不能短了,喝酒時別出洋相,談話時記得表現出自己的誠意,對人家姑娘好,他們才放心交給你”


  如果按照二老說的做,可女方家長還是不鬆口怎麼辦呢?

  “那就繼續啊,直到通過爲止”


  不過也別擔心,爸爸媽媽永遠都在。

  “有什麼需要老爸老媽幫助的,隨時溝通一下,我們熱線電話24小時開通”


  講真,如果所有的父母都這麼開明的話,我們的婚姻會不會也少去了一些麻煩呢?

  在父母的“教導”下,李嘉銘來到劉泳希家後,也是堪稱滿分表現。

  在岳父“凌厲”的眼神之下,雖然緊張,可還是不忘做好分內之事。


  套上圍裙,拿起菜刀,從進門起手就沒停過。


  面對一直不願鬆口的“岳父”,也是積極找機會表現。

  倆人單獨出門,會主動找話題。


  一家人去玩弓箭,會主動指導“岳父”。

  看準時機後,還不忘藉機跟“岳父”打賭。

  如果自己贏了的話,希望可以和岳父單獨喫一次飯。


  除了主動還是主動,簡單說就是一句話“放着我來”。

  在他的努力下,不僅得到了“岳母”的認可,原本一臉嚴肅的“岳父”也漸漸“軟”了下來。


  除此之外,連最讓人擔憂的兩家家長見面,在他的調解之下,也變得相對融洽。


  男方父母希望早日將事情定下來,可女方父母卻覺得不用那麼着急。

  似乎看出了女方家裏的尷尬與爲難,他不僅迅速主動地打了圓場,回去之後,還不忘慢慢勸父母,別那麼着急。


  而李爸李媽呢,也是識趣的提醒了幾句後,就沒再堅持。

  雖然還是希望儘快,但不會強硬的要求兒子,更不會無休止的給女方家裏施壓。

  結婚本就是人生大事,細節方面更是不能馬虎。

  多給雙方一些時間,也是多一份尊重。

  就這一點來看,不得不說李嘉銘這個“中間人”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不會像某些“透明人”那般,聽了半天后,只會拿孝順當理由,凡是全聽父母的,

  看節目的時候,應該很多人都被劉爸爸“高冷”的態度逗樂。

  從李嘉銘進屋開始,就一直保持着一張嚴肅臉。

  在七大姑八大姨們,紛紛跑來跟李嘉銘合照時,他卻獨自一人坐在椅子上。


  在車上,無論李嘉銘怎麼找話題,始終都是一副“傲嬌”的冷漠臉。


  只是這“冷漠”的背後,不過是對女兒即將出嫁的不捨。

  就像劉媽媽說的:

  “自己院子種的菜,被人給偷了,肯定會心裏不舒服”

  “雖然嘉銘現在對你很好,但未來能不能一直對你好,對我們來說也是個未知”

  “所以,要多理解爸爸,他也不是刻意的。”


  是啊,再多的冷漠臉,不過是爲了好好看看這個人,到底能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女兒。

  但其實,劉爸爸雖然是冷着臉,但該提醒的也絕不含糊。

  記得李嘉銘在一旁切菜時,女兒說了一句:“爸,你不覺得姑姑她們太累了嗎,劉家的女孩子是不能幹活的”。


  聽完便直接擼起了袖子,跑到餐桌旁,跟着“女婿”一起幹活。


  嘴裏還不念叨着:“希望這個傳統能一直保持下去”。

  意思就是,我家的女兒就是這麼被寵大的,你以後也要繼續寵着啊。

  而劉爸爸與李嘉銘單獨喫飯時,二人的對話,也感動了很多人。


  衆所周知,李嘉銘目前還處於沒房沒車的狀態。

  雖說結婚不能完全看金錢,但也不能一點都不看。尤其是對於父母來說,能不能給女兒一個保障,也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但在得知對方沒能攢下首付,是因爲將積蓄全部用去支付父親高額的醫藥費時,他又會暖心的安慰對方。


  並表示,如果對父母都不好的人,他能有多少愛心呢。


  其實父母看中的,比起房和車,更多的是你到底有沒有那份擔當。

  有房有車固然好,但說到底那不過是一個加分項,並不是及格線。

  而說到,對方對於女兒有哪些無法忍受的脾氣時,劉爸爸也不會一味地偏袒女兒,而是耐心地給出建議。

  既不讓女兒難堪,也不會讓對方受委屈。


  一場談話下來,比起“岳父”跟“女婿”,倒更像是許久未見的老朋友。

  沒有緊張,沒有冷場。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不管是男方家長也好,還是女方家長也罷,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會主動去替對方考慮。


  我們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都是家裏捧在手心上的孩子,誰都不想讓誰受了委屈。

  只不過,有時候因爲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我們根本無法解釋到底是誰對誰錯。

  而這時候就需要雙方家庭的互相理解。

  說到底婚姻只是形式,而真正重要的,是未來兩個孩子能否過的幸福。

  可憐天下父母心。

  記得短片最後,劉媽媽來安慰劉爸爸時說出的那番話,想必也是所有父母的心聲吧。

  “你問孩子準備好了沒有,那麼反問一句,你準備好了沒有”


  是啊,我們一直擔心孩子的同時,是不是也要問問自己呢?

  看着劉爸爸沉默不語的樣子,劉媽媽接着安慰道:“回頭就是她自己說的,有些東西她經歷了,真要她出現什麼問題,由老劉你兜着”


  “我覺得這是我該做的東西”


  所以啊,女兒們要出嫁的時候,千萬別那麼着急。

  除了給自己時間,也多給父母一點接受的時間,他不是不想放你走,只是還想多看兩眼,在嘮叨幾句。


  也許他的嘮叨讓你煩心,但別忘了他也是那個隨時準備給你撐腰的“大人”。

  而你的幸福,也是他們最深的牽掛。

  圖文來源於《婚前1天》、微博

  父母給你寵愛

  早已成了最溫柔的習慣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