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其巨型风暴“大红斑”更是知名特征,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主导的一项观测计划利用近红外线成像技术,透过美国夏威夷双子星天文台的望远镜,经过上百次曝光,获得效果类似万圣节“南瓜灯”的超清晰木星影像,这个影像也揭露木星知名“大红斑”及巨型风暴的更多新资讯。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C Berkeley)利用近红外线成像技术及“幸运成像”技术(lucky imaging),利用夏威夷双子星天文台(Gemini Observatory)的望远镜,前后共9次观测与拍摄,每次观测共有38次曝光照。“幸运成像”可消除地面望远镜透过地球湍流大气观测时的模糊效果。

研究团队选择其中一成最清晰的曝光照片合成,结合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哈伯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与木星观测太空船“朱诺号”(Juno)的光学观测与电波观测,产生木星的清晰影像。“朱诺号”从2016年7月起绕行木星,执行观测任务。

木星的新影像描绘了木星巨大云层下方的炽热区域,木星大气层下风的炽热区域透过厚厚的云层缝隙发光,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该观测计划的主导人王麦可(Michael Wong)说:“你会看到无云的区域发出明亮的红外光,但在有云的区域,红外光真的很暗。”研究人员希望能更深入了解木星天气系统的构成,尤其是可能持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巨大风暴。

这次新影像收集的资讯也帮助研究人员确认了哈伯太空望远镜里,木星“大红斑”(Great Red Spot)看起来很暗的部分其实是云层的缝隙,而不是先前认为的云层颜色变化。王麦可说:“双子星天文台的数据非常关键,因为它们让我们能定期深入探查木星的云层。”

相关文章